精準定位 應對多層次市場差異

當下全球貿易環境面臨諸多挑戰,中國消費市場依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隨着內地消費升級和政策推動,消費者的需求結構不斷優化,從基礎消費向高端、個性化產品轉型。此外,政府在推動內需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舉措如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信貸等,也為消費市場的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儘管外部環境複雜,但中國消費市場的龐大基礎和不斷增長的內需,使其依然具有強勁的增長動力。
「在當前的經濟結構中,消費在中國經濟中的佔比相較於日本、韓國、美國,仍處於較低水平。然而隨着經濟發展逐步轉型,消費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特別是在房地產投資空間逐漸縮小的背景下,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愈加顯著,且市場潛力巨大。」羅蘭貝格合夥人嚴威告訴記者,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更多是受其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和社會整體福利等的影響,短期的刺激措施對提振消費作用有限,但若可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等,預計將在推動消費增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供應鏈發達 可有效降低成本
目前全球貿易形勢有所動盪,但分析認為中國市場仍有機會。「中國消費市場具有多層次、多元化的特點,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人口基數龐大,市場發展呈現出高度的多樣性。從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如上海、浙江、江蘇等)到內陸和鄉鎮地區,消費水平和需求差異顯著。」嚴威舉例表示,上海等地屬於消費前沿市場;而二三線城市以及下沉市場的消費水平則仍在發展中。所以對擴大內需而言,需要具備應對這種多層次市場差異的能力,能夠精準定位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這也是中國市場不同於其他國家的重要特點。嚴威還強調,中國的供應鏈非常發達,尤其是在製造、物流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許多消費品牌通過優化供應鏈,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貿易戰加速內企高端化發展
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儘管貿易形勢的變化可能對中國企業和品牌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但這一局勢可能會激發中國企業在品牌建設上的積極性,促使它們更加注重產品品質、創新能力以及市場定位。貿易戰的壓力反而加速了中國企業向高端化、國際化發展的步伐,推動它們在全球競爭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實際上,現在很多政策已經表現了國家對高端消費的重視和支持,未來會更加支持和鼓勵高端消費行業。」周婷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