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察】內地加力提振經濟利好股市表現
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
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2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PPI)後,隨即再觸發金融市場對內地通縮的疑慮,內地及香港股市周一出現調整,當中港股跌幅相對明顯。筆者認為,當前內地及香港股市調整,特別是對港股而言應屬技術性因素主導。
儘管內地2月CPI按年降0.7%,降幅遜於市場預期0.4%,兼且創下自去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但相關表現主要受春節錯月及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因素所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解讀,在扣除春節錯月因素影響後,2月CPI按年仍升0.1%,而CPI中部分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穩中有漲。
物價升幅目標助穩預期
由此反映,市場在理解到2月通脹數據的實際表現後,相信並不會因而加深對內地的通縮預期。相反,市場於較早時接收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物價升幅目標從以往的3%左右下調為2%左右的信息後,更因此得出主流共識,即物價升幅目標下調更體現出決策層對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利於更好凝聚共識、穩定預期,推動物價保持於合理水平。
更深入一層的啟示則為:市場已普遍預期中央今年內在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當中將加速釋放消費潛力,全面擴大國內需求,令消費動力釋放及進一步使PPI修復,繼而將支撐核心CPI表現。換言之,在今年兩會釋出明確的政策方向後,較預期為弱的通脹數據,實際往往將深化市場對中央將盡快加碼政策力度的預期,這在短期內將對內地及香港股市繼續帶來正面效益。
然而,市場於未來數周將再度關注美國對中國的經貿政策以及美股步入調整期的利空影響,這難免將拖累內地及香港股市的短線表現。(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