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代表感言】加快產業升級轉型 推進河套北都區建設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昨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圓滿閉幕。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中央已為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指明發展方向,香港必須以實際行動回應中央的期望,包括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轉型,加快推進河套區和北部都會區建設,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聯手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繼續擴大海外商業網絡及國際化專業服務人才隊伍,發揮好香港自身優勢,協助國家對外建立更多民間友誼,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發揮好內聯外通的雙向跳板作用。
展示履職盡責貼地務實形象
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在會議後舉行記者會,香港代表團團長馬逢國表示,今年兩會期間,香港代表團依法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港區人大代表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代表法修正草案、人大常委會報告、兩高報告等充分討論,共發表意見建議154人次,以及共提交229件建議。在大會期間,各位代表還通過集體採訪、個人專訪、網絡連線等多種方式,接受境內外媒體採訪超過400餘次,展示了香港代表依法履職、貼地務實的良好形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為「十五五」規劃奠定良好基礎。香港的產業結構需要加快升級轉型,並按照三中全會對香港提出的要求,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還同時要加快新質生產力、創科發展,尤以河套區和北部都會區為重中之重,希望特區政府加快推進。
香港代表團副團長吳秋北表示,香港代表團將會全力把全國兩會精神宣傳貫徹到方方面面、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有效高質量施政,團結各界共同維護社會穩定,為發展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他表示,灣區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比以往具有更堅實的民意基礎和民生訴求。香港需要積極回應,在制度銜接、人流、物流、資金流上做好準備,以更大的信念和創新力,用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迎接加速融合的大灣區建設。
香港代表團副團長陳勇表示,國家已為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指明方向,香港應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把握內聯外通的優勢,說好中國和中國香港故事。在為國為港拚經濟、謀發展之際,發展應與國家安全並重,不要忘記外部環境衝擊。
他強調,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定必認真履職盡責,更好地承擔起踐行「一國兩制」的重要使命,全力把全國兩會精神宣傳貫徹好,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維護社會團結穩定。
推動大灣區各城市併船出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梁美芬表示,今年兩會令她進一步認識香港的角色,就是必須發揮好香港自身優勢,協助國家對外建立更多民間友誼,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通過制度對接、規則銜接,與大灣區各城市併船出海,將香港的軟實力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共享,將深圳等高科技強項一齊發揮,加強產學研,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表示,今年全國人大會議展現了國家穩健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經濟與民生緊密結合,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一國兩制」進入新階段,香港獲新機遇,可助力國際交流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表示,今年兩會期間,他除了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全體會議外,餘下時間均在集中討論大會議程內各項工作,見到代表們均建言獻策,各相關部分均有領導參與聆聽,並於翌日正式書面個別回應,效率之高令他印象深刻。透過各工作報告,他了解到國家雖然面對世界複雜形勢,但圍繞在黨中央核心領導下可克服重重困難,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嚴格公平司法,全力打擊犯罪活動,帶領國家邁向高質量發展。
發揮好內聯外通跳板作用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頴怡表示,深刻感受到中央政府對香港始終如一的支持和關懷。香港必須鞏固提升自身競爭力,以行動回應中央的期望。香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有關鍵作用,未來應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聯手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並繼續擴大海外商業網絡及國際化專業服務人才隊伍,發揮好內聯外通的雙向跳板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學怡、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