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活用組合拳 全方位拉動消費
今年地方兩會期間,各地政府紛紛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政策工具箱」來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相關政策不僅包括政府補貼刺激,還涵蓋了消費信貸、金融支持和創新消費模式等多方面內容。通過政策引導和創新措施,旨在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推動消費升級,並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
北京: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打出提振消費的「組合拳」,包括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優化消費載體、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措施;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進新型消費、汽車消費、綠色消費,加快打造以國貨潮牌為引領的消費自主品牌,加快發展線上演播、沉浸式體驗、房車露營等新業態;黑龍江省提出要着力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以更大力度和更精準措施促進消費,用好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浙江省將加強線上線下聯動,持續推進汽車、手機、家電家居、電動自行車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和醫療設備、電梯等設備更新等。
四川加大文旅投入 朝高質量發展
此外,地方兩會期間,各地的代表和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關於提振消費的多項內容。四川省政協委員高智緯建議四川通過成立「四川文化高地基金」,充分利用過境免簽政策利好、積極參加世界頂級旅遊展會以及重點打造區域交流品牌活動等形勢,加大在文旅產業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推動四川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提振文旅產業消費。
武漢市政協委員陳軼建議依託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加強產業鏈整合,推廣電商直播等新型商業模式,推進品牌年輕化戰略。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陸善勇強調持續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做好醫療保險、住房保障等社會保障工作,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