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是消費市場未來關鍵

●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博士
●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博士

●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消費向好。
●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消費向好。

  儘管許多消費領域在今年春節期間表現出色,但也有一些陳舊的消費場景或消費品面臨洗牌的局面。包括今年春節一些商場的銷售未能達到預期,部分傳統年貨禮包未能售罄等。對此,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指出,部分商場的老舊商業模式成為了痛點,部分禮盒類商品亦乏善可陳。「實際上近兩年來,許多商超在年貨禮盒的開發和投放上已大幅收縮,但市場上依然存在產品過剩現象。」周婷認為,這也表明,隨着消費觀念的轉變,傳統的送禮風尚正在逐漸減弱,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某些送禮行為徹底消失。羅蘭貝格合夥人嚴威也提及了消費行為的改變對消費的影響,他指出,如今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和產品的實際價值,對於一些可選消費品的需求變得更加挑剔,選擇的範圍也逐漸收窄。

  通過創新和差異化吸引消費者

  正因為許多消費型企業面臨轉型的壓力,這反而為整個消費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消費企業應具備一些核心的能力。需要靈活應對市場變化,能夠迅速調整自己的策略和產品,以應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同時,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如何通過創新和差異化來吸引消費者,也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嚴威分析稱,在消費理性化的背景下,企業還需要關注消費者的心理變化和行為趨勢,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嚴威還特別提到消費型企業必須具備精細化運作能力,要在效率上進行提升,尤其是在人員精簡的情況下,通過優化流程和提高效率,覆蓋更廣泛的市場。

  定製產業未來有巨大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數字化能力已經成為消費市場不可忽視的核心競爭力。周婷以商場為例舉例道:「商業模式落後是傳統商場的最大痛點,關注數字化,以線上為核心改造現有業態是必然選擇。基於平台化、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定製產業未來擁有巨大機會,很多商場可以通過將商場升級為生活方式定製服務中心獲得生機,但是考量的是商場業主壯士斷腕的決心,以及對資源的整合能力。」嚴威同樣提到:「通過數據分析,企業能夠在更精確的基礎上做出決策,提升運營效率。數字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整個商業模式和決策體系的變革,消費企業必須抓住這一趨勢,推動各項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目前來看,中國的數字化生態和渠道在全球範圍內獨樹一幟,從阿里巴巴的天貓、京東,到社交平台如抖音、小紅書,這些平台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渠道,更具備品牌推廣、產品展示、消費者溝通等多重功能。中國企業通過這些平台能迅速接觸到大量消費者,並與其進行互動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