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獻港力】打造AI技術生態圈 數碼港「招兵買馬」

●數碼港已吸引逾二百間專注人工智能或大數據研發的企業進駐,又與多家領軍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 資料圖片
●數碼港已吸引逾二百間專注人工智能或大數據研發的企業進駐,又與多家領軍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 資料圖片

  已吸約260間專門企業進駐 與多家領軍企業簽合作備忘錄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未來會聚焦人工智能(AI)發展。人工智能正引領全球科技創新浪潮,完善香港創科生態、支持科技企業穩步發展,是香港創科領域的關鍵任務。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昨日交代數碼港的最新工作進展。人工智能作為數碼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數碼港已吸引約260間專注人工智能或大數據研發的企業進駐,又與多家領軍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技術交流與合作,致力打造人工智能技術生態圈。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特區政府未來會加大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投資,從而賦能其他產業升級轉型,又會利用好北部都會區,加強與深圳在科研方面的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黃子龍

  香港特區政府創科局昨日向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匯報數碼港在培育科技人才、扶持科技企業及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工作和進展成果。

  9公司躋身「獨角獸」行列

  文件顯示,數碼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公司已增至超過2,200間,其中約260間專注人工智能/大數據範疇,其餘涵蓋智慧生活、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及數碼娛樂等領域,先後有9家公司躋身「獨角獸」行列。自2010年起,數碼港社群共吸引了超過420億元投資,其中27間初創企業涉及合併和收購。

  文件指,數碼港首階段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已於去年12月投入服務,為科研及相關行業提供強大算力支持,推動產業升級,第二階段設施預計最快於2026年初啟用。

  特區政府於去年推出了30億港元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使用數碼港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創科局表示,計劃至今收到超過10宗申請,截至上月底,計劃委員會已批准其中9個項目,涵蓋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及合成生物學等多個前沿領域,助力本地科研加速發展。

  數碼港又積極舉辦推廣活動,鼓勵教育界及業界善用超算資源。截至上月有關活動已舉辦25場,包括院校資訊講座等活動吸引超過1,400人參與。數碼港亦會透過巡迴展示及專題研討會等形式,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及超算中心,吸引海內外專家、企業及研發項目落戶香港。

  積極拓展數碼基建新設施

  除超算中心外,數碼港正積極拓展數碼基建及新設施。現有擴建計劃的主體結構工程已於2024年10月完成,預計最快於今年底竣工。同時,數碼港正制定具競爭力的租賃優惠方案,吸引重點企業進駐第五期擴建項目。

  因應特區政府建議,在流浮山預留約15公頃土地發展數碼科技樞紐,數碼港正進行相關規劃研究,探討擬議發展的可行性,預計顧問將於2025年提交具體構思及建議,以開拓香港創科發展空間。

  財爺:用AI賦能其他產業

  陳茂波昨日在香港專業聯盟午餐會上表示,人工智能是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案,將定義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相對競爭力,甚至可以說是重塑未來世界經濟格局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其兩大重點是:人工智能作為關鍵產業應如何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即如何用人工智能賦能其他產業。

  陳茂波表示,香港在多方面擁有優勢:

  在數據方面,陳茂波表示,內地最頂尖相關公司若要走向國際,就需要相關行業的國際數據,香港較內地容易取得。

  在人才方面,內地雖然有頂尖人才,但同樣也會想吸引外國人才,譬如在美國和歐洲華裔專家,不少人希望回流發展,香港的生活習慣、制度、兒童教育、進出,也讓外國人才較習慣一些。

  在金融賦能方面,在目前的地緣政治下,有些過往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可以改來香港上市,同樣可以取得國際上的資金。

  陳茂波強調,現在是很關鍵窗口時間,香港即使面對挑戰,同時亦有機遇,可以把握機會。未來,香港會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與深圳合作,讓前沿技術發展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