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小城走進35國 青海人拉「致富麵」
地處青海省東部黃河谷地的循化縣,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和中國撒拉族的發祥地。這裏不僅歷史悠久,拉麵美食也是遠近聞名。「過去我們這裏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窮,90%的財政收入來自國家生態轉移支付的民生保障資金,加之先天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據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白莊鎮蘇呼撒村黨支部書記馬世功介紹,為了擺脫貧窮,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從20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當地民眾憑着世代相傳的拉麵手藝開啟創業征程,從初期的個體經濟現象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勞務品牌。
「廣大群眾靠着一碗麵,掙了票子、育了孩子、換了腦子、練了膽子、闖了路子。」馬世功以自己所在的蘇呼撒村發生的幾個真實故事,向大家展示了一碗拉麵給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村有一戶人家在河北省廊坊市經營拉麵店,2018年,他家老大考上了清華大學。2019年,老二兒子又考入了北京農業大學。」馬世功告訴記者,還有一戶人家在深圳經營拉麵店,他家12歲的小孩韓信,在2024年廣東省小學生田徑錦標賽男子獲得兩項冠軍,並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水平,被多家媒體稱為「小飛人」。
馬世功表示,這種因為一碗拉麵而改變命運的故事在青海還有很多。如今,青海「拉麵人」在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開設3萬餘家實體店、在35個國家開設72家店面,年均勞務收入80億餘元,成為就業創業「致富麵」和民族團結「和諧麵」。
冀國家撐拉麵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
今年兩會期間,馬世功圍繞循化拉麵產業發展也受到諸多制約因素的影響,如經營模式傳統、品牌打造不足、資金支持欠缺、難以適應消費新需求等,提出多條建議。「我希望能夠從國家層面將發展拉麵產業作為推進西部地區建設的重要舉措,重點傾斜青海、甘肅等地,在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精準助力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馬世功同時亦希望能更大力度支持拉麵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預訂平台、餐飲配送等配套設施與服務體系,更好地促進拉麵產業可持續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