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真金白銀挺AI和機器人產業 12措施全鏈條政策覆蓋 首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深圳越疆科技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能靈活自如地完成複雜早餐製作。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深圳越疆科技全尺寸仿生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能靈活自如地完成複雜早餐製作。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Dobot Atom能像人一樣使用多種多樣、形態各異的工具,完成上百種靈巧複雜操作任務。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Dobot Atom能像人一樣使用多種多樣、形態各異的工具,完成上百種靈巧複雜操作任務。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深圳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在浙江寧波極氪5G智慧工廠開展協同實訓。 中新社
●深圳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在浙江寧波極氪5G智慧工廠開展協同實訓。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剛剛勝利閉幕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並提出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迅速反應,積極行動,於10日發布《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提出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優質企業、打造應用場景和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等共12條政策措施,全鏈條政策覆蓋、靈活性高的「一事一議」資金支持方式,以及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為廣東未來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熱度持續升溫。自2024年起,全國多地密集發布了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扶持措施主要包括資金支持、政策優惠、產業集聚、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作為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廣東去年工業機器人產量超24萬台(套),產量同比增長31.2%,連續五年居全國第一,佔全國市場總量的44%。全中國的機器人,接近每兩台中就有一台產自廣東。如今,廣東已孕育出了業內赫赫有名的「機器人七劍客」——美的庫卡、優必選、匯川技術、越疆機器人、拓斯達、華數機器人、巨輪智能,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此次出台《措施》,廣東從12個方面着力構築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

  重點項目「一事一議」支持

  其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被列為首要任務。12條措施中,廣東圍繞產業發展設置多項的資金支持,包括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符合省級配套條件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重點項目給予配套獎勵,單個項目省級配套金額超1億元(含)的,按「一事一議」方式研究給予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最高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研發工業領域大模型和應用解決案例給予支持,每年擇優支持不超過10個標杆案例,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

  省市聯動 1:1獎勵資金

  廣東對優質企業培育的支持力度同樣充足。例如,對該領域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落實省級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將強化省市聯動,鼓勵地市給予獎勵,省財政進一步按照地市獎勵資金1:1予以激勵,調動地市積極性,對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獎勵總額度最高300萬元,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總額度最高200萬元。省市兩級聯動、形成疊加效應,與市場化機制結合,也是此次廣東《措施》的一大亮點。

  營造鼓勵創新大膽試錯制度環境

  當前,人工智能迅猛發展,但也面臨着評估與監管體系缺失的問題,因此標準化建設也是《措施》其中一個重點。廣東提出對於企業、科研院所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分別給予每項最高50萬元、30萬元、15萬元的資助;對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委員會,全國、廣東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分別給予每項最高10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資助。在監管機制方面,《措施》提出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營造鼓勵創新、大膽試錯的制度環境;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

  加強投融資支持 設產業基金

  推出系列財政資金支持舉措的同時,廣東出台的《措施》還特別強調要加強產業投融資支持,明確提出將在廣東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集群中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基金,聯合相關地市引導社會資本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關鍵核心領域,着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創新基金管理機制,強化以盡職合規責任豁免為核心的容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