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港優勢完善創新生態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林智祥 香港科技園初創企業協會主席 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副理事長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香港科研實力雄厚,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大有用武之地。
特區政府和香港科技園公司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創科發展的政策,為創業者和科技企業提供強大的政策保障。例如,特區政府設立了「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撥款1.8億元吸引專業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此外,香港科技園公司還設立了100億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優化「創科創投基金」,並發揮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耐心資本力量,吸引創科企業落戶香港。
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和金融體系是其獨特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融資渠道。香港交易所的18A章和18C章上市規則,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和特專科技企業提供了上市融資的便利。此外,香港科技園公司還通過Global Booster Programme,幫助本地初創企業在美國硅谷等全球創科樞紐拓展業務。
促進內地科企走向國際
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不僅遵循國際市場規則,還擁有符合中西方文化習慣的豐富應用場景,成為內地科技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理想第一站。例如,香港的零關稅和低貿易壁壘,以及良好的「香港製造」聲譽,使內地創科企業能夠更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
2024年,香港科技園公司選拔了五家本地初創企業,派往美國硅谷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加速孵化計劃。這些企業在硅谷接受了嚴格培訓,並成功簽訂了商業合約,籌集了超過1.17億元的資金。作為其中的一員,筆者有幸參加了這一計劃,深刻感受到香港在助力創科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方面的強大能力。
香港的國際化人才環境有利創科發展。特區政府通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吸引了大量全球頂尖人才來港工作。香港科技園公司還推出了精英企業計劃,為高發展潛力的科技企業提供高達2,150萬元的資金支持,並協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擁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中心。這些資源不僅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也為內地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合作機會。
推動創新要素跨境流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香港的創科發展仍需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繼續加強與內地的科技合作,推動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香港還應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吸引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在港設立研發中心,推動「金融+科技」的雙輪驅動,利用香港的基礎科研力量,加速商品化,助力中國科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