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弦雅音】兩會觀察
姚 珏
過去一周,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我再次在北京參加了全國兩會,收穫非常大。每年兩會也標誌着作為政協委員新一年履職的開始,感受到肩上的責任更大了。
今年政協文藝組探討了人工智能AI和文化藝術創作,特別是怎麼能夠更好地讓文化出海,是我們探討最多的一個議題。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到他當年在浙江工作時,「推動了杭州和意大利維羅納兩個『愛情之都』的友好交流。杭州有《梁祝》《白蛇傳》,維羅納有《羅密歐與茱麗葉》。」他曾經強調︰「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
我覺得香港在這些方面都可以更好地貢獻國家。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作為新增的提法,體現了港澳協助國家對外交往的重要作用,特別我們的文化出海更有促進民心相通,架起友誼橋樑的效果。當然科技的發展,包括人工智能,對於文化的出彩和出海都能賦能。我這次的政協提案之一,也關注了科技和文化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科技領航企業,可以積極把科技融入文化,打造自己獨特的文化品牌。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的報告,提到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覺得特別是文化自信方面,我們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又在積極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可以很好地通過文化藝術獨特的樞紐地位,貢獻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王主席還提到要激發政協委員履職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委員履職成果轉化運用,努力把人民政協建設成為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
這次全國兩會也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所以今年是很關鍵的,承前啟後,充滿機遇,也意味着更大的時代責任。我們政協委員履職的關鍵不光是參與兩會參政議政,更重要的是,兩會以後返港還要帶頭講好國家發展重要思想,未來繼續支持特首依法施政,支持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加強交流,深入基層,讓香港社會更凝心聚力謀發展。特別是讓文藝界的朋友更多的了解國家發展的戰略部署跟發展計劃,他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以後怎麼能夠更好的用好自己的專業,為我們國家的發展作更多的貢獻。
今年兩會我們文化界的朋友交流也特別多,相聚短暫但感情融洽,在最後一天討論結束以後,我們小組還為委員做了表演,我演奏了小提琴,甄子丹委員也做了功夫表演。這次我也嘗試自己為媒體錄一些視頻,也到媒體中心接受了一些採訪,他們關注的話題也是中西文化的結合,以及文化出海。我覺得,關鍵還是要在融合創新中堅守中華文化之根,這也是兩會大家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