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無限/東盟七成網購青睞港貨

香港貿發局昨日公布《東盟電商機遇:消費行為與香港產品定位》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香港品牌及產品深受東盟消費者歡迎,約七成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至少網購過一件來自香港的產品,其中18至29歲的年輕消費者尤其喜愛。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別為電子消費品,獲70%的受訪者青睞,其次是時尚產品(38%)及化妝品/個人護理產品(34%),當中尤以泰國消費者的追捧程度最高。\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這項研究是首個聚焦東盟消費者網購香港產品行為的調查,結果令人鼓舞,顯示香港企業在東盟市場具有顯著優勢。
她指出,香港電商目前主要聚焦於內地市場,其次為東盟市場,未來可借助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有關推動電子商貿發展的政策,進一步開拓東盟商機。
電子消費品最受歡迎
范婉兒特別提到,政府早前宣布擴大「電商易」計劃的資助地域範圍,涵蓋東盟十國,此舉有望助力本港中小企業開拓當地市場。貿發局將於今年推出名為「電子商務快線」的全年計劃,進一步加強協助中小企透過電商開拓內地及東盟市場。
該研究於去年6月至7月間以網上調查形式進行,面向東盟六個主要市場,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共訪問了1846人,各國受訪者約300人。范婉兒指出,這些國家對海外產品的接受度較高,約七成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至少購買過一件來自香港的產品,其中泰國消費者對香港商品的追捧程度最高。
研究顯示,電子消費品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別,獲70%的受訪者青睞,其次是時尚產品(38%)及化妝品/個人護理產品(34%)。范婉兒進一步指出,新加坡、泰國及馬來西亞的網購人士在香港產品的平均消費額最高。
設計時尚 性價比高
香港品牌及產品的吸引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售價更為相宜、融合亞洲及西方元素,以及設計時尚。范婉兒解釋,約35%的受訪者認為,與其他市場的產品相比,香港產品性價比更高,更具競爭力。她強調,香港產品的獨特設計和多元文化融合,使其在東盟市場中脫穎而出。
此外,由貿發局主辦的亞洲品牌及營銷論壇及亞洲電子商貿論壇將於3月1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匯聚全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