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委員指琴澳一體化證「一國兩制」得人心

●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左)。香港文匯報記者郭瀚林  攝
●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左)。香港文匯報記者郭瀚林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瀚林、蘇雨潤 兩會報道)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何潤生介紹,回歸祖國對澳門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親歷者,深深感受到澳門回歸祖國25年的新氣象。橫琴是結合兩地優勢的「桃花源」,琴澳一體化發展用事實向世界證明,「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

  何潤生談到自己在6年前認識了一位澳門居民陳姐,每天往返中山、澳門上班,很擔心孩子回澳門讀書要兩地奔波。後經調研,發現很多到內地生活的澳門家庭都面臨一些共同的難題。

  為此,他在2019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提交了提案,對澳門橫琴深度合作提出建議。2020年12月,珠海市政府公布了澳門的新街坊項目,該項目於2023年12月建成。如今,澳門居民的孩子可以入讀橫琴學校,在橫琴享受澳門的教育待遇;可以在澳門衞生局直接營運的衞生站及澳門政務24小時的服務中心就醫和辦理公共服務事項。

  「前一段時間我又碰到了陳姐的媽媽。她跟我說,她們全家已經在去年的7月份都搬到新街坊住,孫子在橫琴學校上學,現在他的女兒也將搬到橫琴裏面工作。現在她接孫子上下學、看醫生、回澳門都非常方便。聽得出來,她很感激兩地政府所做的付出。」何潤生說,陳姐的經歷是澳門居民共享國家富裕的生動見證,是澳門回歸祖國25年粵澳一家親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