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紅樓夢》成打戲 「魔改」侵蝕經典

●AI「魔改」經典劇目。圖為舉着手槍的安陵容。
●AI「魔改」經典劇目。圖為舉着手槍的安陵容。

●張凱麗
●張凱麗

  《甄嬛傳》變身「槍戰片」,《紅樓夢》充斥「武打戲」,孫悟空騎着摩托車揚長而去……打開短視頻平台,大量被AI「魔改」的經典劇目片段點擊率超過百萬。「一開始我還覺得挺搞笑的,刷到就點進去看,後面越看越不是滋味。」短視頻用戶萬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平台的不斷推送下,我現在滿腦子都是舉着手槍的安陵容和喝着紅酒的諸葛亮,都快忘記他們之前的形象了。」

  萬女士的困惑在全國兩會期間也引發了文藝界代表委員們的熱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張凱麗指出,AI「魔改」視頻創作者未經授權便使用原影視作品的素材,對經典角色進行惡搞、醜化,篡改劇情,傳播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既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也侵犯了演員的肖像權和名譽權。

  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管理提示( AI魔改)》,指出近期AI「魔改」視頻以假亂真、「魔改」經典現象頻發,要求短視頻平台進行排查清理。張凱麗表示,這是抵制亂象、保護經典,引導AI技術合規創新的重要舉措,助力促進網絡視聽產業健康發展。

  籲健全AI影視審核機制

  「應明確哪些情形下AI創作構成侵權與違法,為打擊侵權行為提供更為明確清晰的法律依據,從而切實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張凱麗坦言,這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有效遏制侵權和違規行為。「除了創作者需要審視自己的行為,平台也應建立健全AI影視審核機制,對涉及版權問題、違背公序良俗、惡意篡改經典等內容進行嚴格把控。」

  「AI技術本應是驅動文化創新的積極力量,而非侵蝕經典的 『邪風』,」張凱麗建議,相關部門應牽頭成立影視短視頻行業協會,制定AI影視短視頻創作的行業規範與自律公約,引導從業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與道德規範。「期待建立起規範有序的影視短視頻創作和傳播環境,激發創作者的創作積極性,提高作品質量,促進影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