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股民狂掃中資股 2月交易額飆近2倍 中國前沿科技掀投資熱潮 最愛電動車、AI、芯片龍頭企業

內地科技能量大爆發,吸引外資重投中國股市。韓國證券存託結算院最新數據顯示,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的月交易額,較上季急增近兩倍;在2月17日至28日期間,韓國投資者淨買入規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佔據6席,多為電動車、人工智能(AI)、芯片等科技業的龍頭企業。●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韓國證券存託結算院披露,韓國投資者2月投資A股和港股的交易額,達到7.82億美元(約60.99億港元),按月增長近200%,創2022年8月以來最高,投資規模超歐洲及日本股市。據了解,截至2月底,韓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指數ETF共44隻,其中漲幅最大的ETF近1個月收益率高達62.8%,同時,與美國指數掛鈎的ETF,收益率不足10%形成鮮明對比。收益率的差距,進一步吸引韓國投資者對中國股份的關注。
大多數基金減持印度股票
事實上,除韓國外,也有基金公司早前透露,大多數基金近月都在減少對印度股票的倉位,並增持中國股票,顯示亞洲區資金正集中到中資股上。分析師指出,今年來中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已引起海外投資者高度關注,預計投資熱潮將持續。
海通證券的研報指出,近期外資正回流內地股市,除短線的靈活資金外,長線穩定型的外資,同樣在階段性流入。報告指,在1月13日至2月21日間,A股錄近200億元人民幣的淨流入,反映之前大舉流出的北向資金,或已回流A股。港股與A股情況類似,在2月5日至2月18日,外資合計流入港股料約180億元。
Eastspring等基金公司上月曾表示,正增持中國互聯網類股,同時減持「估值透支」的印度中小型股。Man Group旗下的亞洲基金,也在上月將中資股倉位從30%提升至40%,印度部位則從21%降至18%,顯示大多數基金近個月都在減少對印度股市的投資,並增持中國股票。
港股跌447點 重磅股回吐
不過,港股上周累積升幅頗大,加上內地2月再現通縮,令大市昨現回吐壓力。港股昨曾挫近600點,全日仍跌447點或1.85%,收報23,783點,大市交投為3,018億元。重磅科技股齊回調,阿里巴巴(9988)挫4%,美團(3690)挫4.7%,騰訊(0700)跌3.2%,小米(1810)亦跌2.8%。京東(9618)及中芯(0981)同挫4.6%。
新加坡銀行中國股票策略師霍慧敏表示,兩會整體經濟目標大致符合預期,政策基調明顯更側重於支持經濟增長,今年工作重點包括刺激消費、支持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深化供給側改革,以及穩定房地產市場。政府更積極支持經濟增長的立場是一大利好因素,該行維持中國股市「增持」評級。對於近期出現獲利回吐及風險管理等操作,她認為,短期內中資股料維持波動整固,但以基本情景預測,恒指目標價仍為25,900點。
個股方面,奈雪的茶(2150)發盈警,全日急挫20.7%。相反,半新股蜜雪(2097)保持強勢,全日再升10.8%,再創393.4元收市新高,較其招股價202.5元,已累升94%。此外,金朝陽(0878)獲大股東以總價每股8.5元提有化,包括派別息每股1元,該股隨即急升40%,並以7.7元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