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憂車手長期服務金無着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外賣業於疫情期間蓬勃發展,惟外賣員與平台之間的僱傭關係一直模糊不清,直至Deliveroo決定撤出香港,資方依然堅稱旗下超過12,000名的外賣員以自僱方式聘用,不涉及遣散問題。關注外賣員勞工權益的服務業總工會自由工作者分會主席王師樂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工會至今雖然沒有接獲相關的欠薪、工傷糾紛等求助,但就收到數宗有關長期服務金的查詢。有Deliveroo的外賣員表示,對公司清盤毫不驚訝,因為近月訂單量遠較foodpanda和Keeta少,每張單的酬勞亦較低,擔心市場剩餘兩大平台後,外賣員的議價力更低,外賣員備受平台壓榨。
審裁處:外賣員與平台屬僱傭關係
過往有外賣平台結業,例如ubereat及Zeek等,其中Zeek結業曝露外賣員一直存在「假自僱」的問題,勞工權益未受保障,多名外賣員表示被資方拖欠服務費。2023年,勞資審裁處裁定Zeek與6名送貨司機為僱傭關係,公司須賠償遣散費、欠薪等。
王師樂表示,如今Deliveroo清盤,為外賣員索回長期服務金困難重重,因為各大平台與外賣員已簽署自僱合約,以此逃避法定的保險和員工福利責任。「但實際上,外賣員明顯是受僱工作,與外賣平台是僱傭關係。在我們工會多年爭取下,已引起政府關注,早前已着手研究相關修例。」
她指出,若法例明確規定外賣員與平台是僱傭關係,平台將承擔更多相關成本,加上對香港市場前景評估,或許成為平台決定是否留在香港的原因之一。
服務業總工會自由工作者認為,Deliveroo有社會責任確保旗下員工的勞工權益得到應有保障。工會將會繼續關注事態發展,密切關注deliveroo員工的遣散安排,又呼籲受影響的外送行業工友致電與工會聯絡,工會將為工友提供一切可能的協助。
議員倡外賣員定義為獨立工作者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正在接觸部分受影響前線員工,以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該公司的行政員工受僱傭條例保障,但外賣人員屬自僱人員,不受保障。即使戶戶送與另一外賣平台簽署協議,旗下外賣人員可以轉至另一平台工作,但是否能吸納所有受影響外賣人員是個疑問,這些員工可能面臨失業。
他建議政府應倣效外國做法,將外賣員定義為自僱人士及僱員之間的獨立工作者,可以享有工傷及退休金供款的最基本保障。
林振昇認為,是次事件只屬個別行業的情況,涉及某種消費習慣及市場模式改變,以致部分企業可能需要被淘汰,未必反映香港的整體經濟環境。疫情之後,市民多了北上消費,政府亦鼓勵多出外活動消費,留在家中訂購外賣的人相對減少,可能影響部分經營者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