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優勢】港擁國際化優勢 打通產學研可突圍
杭州經驗固然有很多值得參考之處,但多名受訪的香港專家都認為,香港同時具備頂尖科研、金融樞紐、國際化、協同大灣區等獨特優勢,如能做好打通產學研、政策革新、資本賦能等工作,有望迎來破局曙光,構建比杭州經驗更國際化的創科生態。
黃錦輝表示,香港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更有「一國兩制」下大灣區的協同優勢,只要解決產學研中間環節斷層、完善人才生態,可望形成完善的創科生態圈,迸發創新活力,輻射帶動更廣泛地區。
協同發展新質生產力 三領域是關鍵
吳傑莊認為,在國家支持及特區政府適當政策配合下,香港應以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微電子三大領域為突圍的關鍵,呈現「跨境協同深化」與「新質生產力崛起」的雙輪驅動格局,估計未來五年或可培育3至5家總估值百億美元計的科技企業,成為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策源地,「關鍵在於打破慣性,以需求牽引生態,讓科研與市場真正對話。」
羅文君強調,當前北部都會區與河套園區是香港創科布局的樞紐節點,如能釋放出「一國兩制」之利,用好香港的頂尖學者與自由市場,整合大灣區製造業場景,並引導國際資金經香港注入灣區,有望構建比杭州更國際化的產學研生態,持續孵化出更多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梁琥表示,香港的國際化基因、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普通法體系,可以構建獨特科創生態,只要透過「耐心資本+制度創新+人才集聚」三箭齊發,打造成大灣區科創樞紐,「這不僅是對杭州經驗的超越,更是香港在全球科創版圖中重新定位的戰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