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界代表:科技創新破行業瓶頸

●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海江 兩會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生物製造等未來產業」等部署。在此背景下,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於兩會期間提交「乳業科技創新」建議,呼籲以核心技術攻堅破解行業瓶頸,彰顯民族乳企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的使命擔當。

  強化政策引導建立原料創新體系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要求,冷友斌直指行業痛點,「中國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等關鍵原料進口依賴度高,鮮奶供需波動制約深加工發展」。他建議,強化政策引導建立原料創新體系,完善質量標準與監管,並推動高校定向培養專業人才。

  作為乳業領軍企業,飛鶴乳業一直致力於攻克乳品功能性原料的「卡脖子」難題。冷友斌表示,飛鶴通過低溫萃取和酶解技術,從鮮奶中直接提取乳清蛋白、乳糖等功能性原料,生產更接近中國母乳比例的配方奶粉。與進口原料相比,這種「鮮萃」方式不僅保障了營養的完整性,還避免了長途運輸帶來的活性損失。此外,飛鶴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布局全生命周期定製營養產品,滿足全齡段人群精準營養需求。

  「堅守實業方能基業長青。」冷友斌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表示。飛鶴以63年安全生產零事故、國家抽檢合格率100%的紀錄,連續六年穩居國內嬰配粉市場首位。面對三億老齡人口健康需求,企業推出老年骨健康奶粉等20款新品,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營養矩陣」。

  飛鶴乳業始建於1962年,從黑龍江齊齊哈爾起步,是中國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飛鶴充分挖掘中國母乳中的活性營養成分並將其精準還原,目前多個領域的科技成果正實現有效轉化,並陸續應用在產品中。冷友斌表示,「我們將持續用營養傳遞愛,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更精準的『全齡營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