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領航】港股成交及IPO向好 港交所估值望提升

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
在全球機構投資者逐步回流港股的趨勢逐漸形成,配合北水南向交易貢獻有增無減的背景,以及香港交易所(0388)推出多項改革措施有望吸引更多新股IPO來港上市的前景,預計將繼續有利港交所未來數年的收益與盈利維持增長能力,行業前景與盈利基礎轉趨樂觀將令港交所可再享有更高的溢價,建議趁股價調整至每股345元以下買入,以預測市盈率35倍計算,給予405元的12個月目標價。
中國的人工智能(AI)領域憑藉突破性的技術進步,已成功吸引環球投資者刮目相看的關注。隨着生成式AI應用的快速推廣以及AI技術於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激發全球資金回流在港上市相關企業的興趣。
另一邊廂,美國總統特朗普前上台後種種政策甚至政治手段,皆令環球資金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越感憂慮,繼而令投資美股的風險溢價有增無減,美國政策的可預期性越趨下降,反進一步增加資金回流估值仍相對吸引的港股誘因。
IPO市場料再度活躍
香港的IPO市場於2024年錄顯著反彈,並重新穩居全球四大主要上市地。港交所及香港相關機構精簡IPO流程,增強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及東南亞門戶的吸引力。隨着科技企業上市門檻進一步降低及監管環境的持續優化,預期香港的IPO市場於2025年將可再度活躍。
港交所於2024年收入及其他收益達223.74億元,較2023年上升9%,創歷史新高。股東應佔溢利錄130.5億元,同比增長10%,基本每股盈利10.32港元。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旗下現貨、衍生產品及商品市場成交量的上升,這使交易及結算費大幅增加。此外,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收費的調高也對收入增長有所貢獻。
自2025年初至今,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額顯著改善至2,120億元,較2023年翻倍。南向交易貢獻、香港本地及全球機構投資者參與度皆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港交所正推動多項改革措施,有望吸引更多IPO來港上市,以上多項因素皆有利港交所未來數年的盈利前景。(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無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