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留人才】構建「生活+事業」生態 留住頂尖人才

● 梁琥認為可在河套地區建設「環大學創新圈」,將大學的成果轉化納入統一規劃。 受訪者供圖
● 梁琥認為可在河套地區建設「環大學創新圈」,將大學的成果轉化納入統一規劃。 受訪者供圖

● 朱毅豪認為,應發揮粵港澳產業鏈緊密合作的優勢,推動「灣區製造」走向國際。 受訪者供圖
● 朱毅豪認為,應發揮粵港澳產業鏈緊密合作的優勢,推動「灣區製造」走向國際。 受訪者供圖

  人才是創科競爭的核心,特區政府近年在「搶人才」方面已不遺餘力。吳傑莊認為,香港還需進一步構建「生活+事業」的人才生態。

  提供安居醫療子女教育便利

  在生活配套支持上,他認為應當設立國際人才社區,提供跨境醫療、子女教育便利及擴大人才公寓覆蓋;在事業支持上,推行「雙聘制」允許科研人員跨界任職,並設立「大灣區科創簽證」簡化內地人才流動。同時,香港需要強化產業協同,吳傑莊建議通過河套合作區與騰訊、商湯共建實驗室,推動產學研聯合培養,又建議優化現有人才計劃篩選機制,突破世界百強大學劃線限制,引入行業頂尖實戰型人才。

  黃錦輝表示,中美摩擦促使許多海外學者回流亞洲,香港應把握機遇,通過簡化人才簽證程序,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引才力度,而招才制度亦應提高技術轉化、專利應用的權重,包括藉國際創業比賽和創科活動吸引全球創意,讓這些人才連同其項目在港落地。

  曾在歐洲研發機構從事技術轉化多年、近年回流香港的梁琥建議香港參考包括杭州等地的經驗,考慮針對青年科創人才推出「安居」計劃,例如提供一定時期免租公寓和子女國際學校補貼,亦可為招聘人才的科企提供資助,加速他們融入本港創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