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區及寶安區之旅
家雁
1月春節假期到內地度歲,選擇乘高鐵到深圳光明城站,遊覽光明區及寶安區較冷門的景點。三天行程中有些見聞可跟大家分享。
年初一黃昏到了紅花山公園,園內的仿宋建築明和塔,寓意光明和平,位處光明區中心地帶最高點,被認為是光明區地標。明和塔晚上六時半亮燈,黃昏前往可觀賞該塔從日間到晚上的變化,再配合燈光下漸變的景色。塔的前方有數百梯級,另有專供長者使用的升降機。從樓梯到塔前都吸引遊人以明和塔作為背景打卡,登上塔前的平台亦可飽覽光明區燈火通明的夜景。
年初二早上乘地鐵到寶安區,遊覽了多個景點,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赤灣天后宮及文昌閣。赤灣天后宮始建於宋代,經歷多次修葺。宮內附設天后博物館,詳細介紹多國天后文化和歷史,亦有關於天后的文物展覽,多元豐富。明代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舟師下西洋,開創海上絲路,赤灣天后宮是其中一站。
另一個景點文昌閣,亦是始建於宋代及經歷多次修葺,為深圳僅存的古閣建築。文昌乃掌管文運及功名仕途的神祇,當日參觀文昌閣時就遇見一位婦人帶備祭品,閑聊間得知原來她的兒子即將參加高考,特意到來為兒子祈願。
年初三早上遊覽光明區的五指耙公園,園內最高處松韻樓,外牆掛滿古今咏松的詩詞,充滿文學氣息。當中王維「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中的「泉水」,令我聯想起香港水泉澳邨,而水泉澳邨部分樓宇命名取自於王羲之《蘭亭集序》「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松和竹(及梅)乃寒歲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