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宜告別福利主義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
財赤嚴重,財政預算案的「開刀對象」,除了是每月勤懇打工、每年節衣縮食的中產,更有乘車優惠被變相削減的長者。另一邊廂,香港的福利開支卻一直膨脹,在中產家庭的角度,減扣免稅額卻是肥了一班又一班不認識的路人,心裏不是味兒。
公屋福利和綜援制度常常被人詬病「養懶人」,以一個四人家庭單位為例,每月租值卻只是同等面積私樓單位的十分之一,政府變相每年向這些公屋單位租戶補貼十數萬元,過去多個課稅年度公屋戶更有免租兩個月的額外補助,說實在,這些公屋單位租金,更較私樓每月的管理費便宜,雖然在公屋富戶政策下,租戶需支付兩倍至三倍的租金,但這差額仍然與私樓租金市場脫節。「世襲制」也讓部分公屋單位成了租戶的「私產」,輪轉率低,公屋資源容易被濫用。
綜援制度同樣應該改革,卸下福利包袱,減少綜援戶對「安全網」的長期依賴,宜把資源投放到再培訓機制,讓有工作能力的綜援受助人學習和掌握技能,覓得工作,適應社會,自力更生。
開放給酷刑聲請人的援助計劃更是無稽,這班與香港毫無瓜葛、來歷不明的外國人,游走香港制度漏洞找好處,在抵港後長期借申請免遣返和上訴的程序,向香港特區政府申領金錢援助、租屋津貼和食物券,濫用制度,讓「吸血鬼」無止境地榨乾香港納稅人的血汗錢,最無奈的是,這群酷刑聲請人對香港來說是陌生人,庫房卻要為他們買單,市民更受到黑工和治安的困擾。
因時制宜,香港須定期檢討社福政策,徹底告別福利主義,不要讓中產吃盡苦頭供養閒人,更不要讓不屬於香港這個家的投機者,從中撈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