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優化/10內險企准投資黃金 提升風險管理

  圖:10家參與黃金業務試點的保險公司
  圖:10家參與黃金業務試點的保險公司

  內地保險資金運用改革再度破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月7日發布《關於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通知,明確10家保險公司(見附表)可作為參與主體,試點投資上海黃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黃金現貨實盤合約、黃金現貨延期交收合約、上海金集中定價合約、黃金詢價即期合約、黃金詢價掉期合約和黃金租借業務等多項業務。分析稱,作為深化「保險資金運用改革」的重大舉措,新政放寬了險資投資品種限制,有利於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結構更趨優化,增厚其投資收益。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王維逸分析表示,近年來長年期利率債收益率下行,鑒於壽險公司負債成本壓力較大、保險資金新增和到期再配置資產承壓,低利率環境下,亟待進一步優化保險資產配置、增厚投資收益。黃金的避險屬性和對沖通脹功能,有助於提升險資抗風險能力,對實現保險資產保值、減少投資收益率波動、穩定投資組合回報率等具有重大作用。

  強化資產組合 抗通脹避險

  中航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薄曉旭的署名研報稱,保險資金此前主要透過黃金股間接參與黃金市場投資,但此類資產波動性較大,與金價關聯性較弱。試點可增強資產組合的抗通脹和避險功能,可帶來分散風險、保值增值、增強流動性等多方面優勢,有利保險公司實現資產多元配置和風險管理。未來若黃金能與「再保險、資管產品」等進一步結合,或形成「黃金+」的資產配置新模式。

  投資上限料近2000億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去年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已表示,要積極探索保險資金試點投資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合約及相關產品。華泰證券的研報估算,截至去年上半年末,參與試點的10家保險公司總投資資產約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考慮到黃金投資比例的限制,保險資金黃金投資的上限預計接近2000億元。

  平安證券的研報預計,按去年第三季度末試點參與主體總資產的1%估算,10家保險公司投資黃金業務規模上限約19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