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向好/港股展升浪 投資者關係服務需求增

近期港股市場投資氣氛不斷好轉,恒指突破24000點大關,一掃疫情以來的疲態,負責聯絡投資者、向對方提供上市公司最新情況的投資者關係從業者更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香港投資者關係協會創會主席陳綺華(圓圖)表示,投資者從「以前根本不理會我們」,發展到如今「掉頭找上門來」,可見市況已有很大改善。
「根據投資者的反應和感興趣程度,投資者關係從業者能充分了解市場氣氛,相當於港股『探熱針』。」陳綺華指出,即便是未在去年9月入市的投資者,也始終在緊盯市場表現,了解各間公司的情況,尋求合適的買入時機,相信近期的上升浪潮中已有許多選擇入場,「投資者對市場更有興趣、更加熱情,我們的工作也忙碌許多。」
市場關注企業未來策略
香港投資者關係協會連續11年舉辦香港投資者關係大獎。細數歷年獲獎上市公司共同點,陳綺華認為,這些企業不論是出現正面或負面消息,都會積極與投資者溝通,與之相對,有些上市公司業績好才見投資者,業績不好便閉門謝客,但「信息是公開的,即便你不見,投資者也能知曉。」
陳綺華指出,上市公司在業績較差時,反而更應接觸投資者,告訴對方公司有什麼策略可以用於改善未來表現,稱「相較已經發生的『過去』,投資者更看重『將來』。」
自疫情爆發以來,參與該獎項的上市公司不斷減少。陳綺華表示,除了市場因素外,近年內地及香港房地產業務較弱也是原因之一,市場氣氛對參賽公司數量會造成一定影響,「希望近期的市場上升趨勢能吸引更多公司參與獎項。」
回望疫情期間,外國投資者難以親身到香港與上市公司交流,令投資者關係的工作更加重要。陳綺華表示,那時從業者需要完成更多工作,甚至乎親身前往業務現場拍片,「例如房地產公司旗下有一處樓盤,我們需要去現場錄製視頻,發給投資者,並即時回應對方的提問,若對方希望了解項目具體位置,我們也會從地鐵站開始邊走邊拍,工作如同『地產代理』一般。」
即便是香港社會和經濟活動全面復常後,投資者對「拍片」的需求也沒有消失。陳綺華指出,目前行業採取混合模式,即投資者可能由原先的一年四次訪港,轉為兩次來港、兩次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