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運會契機 推進大灣區體育融合

  圖:霍啟剛和楊揚認同此次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更是推動香港、澳門與內地深度融合、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契機。
  圖:霍啟剛和楊揚認同此次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更是推動香港、澳門與內地深度融合、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契機。

  【大公報訊】記者朱燁北京報道: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霍啟剛和全國政協委員楊揚作客大公文匯全媒體的《大文會客廳》節目,從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的籌備到冰雪運動的發展,從溫馨有趣的家庭小故事到「北冰南展」的建議分享,更有霍啟剛笑着回憶與晶晶的初相識等,獨家分享了多項內容。

  二人表示,此次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更是推動香港、澳門與內地深度融合、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契機。霍啟剛強調,全運會將為大灣區協調機制積累經驗,而楊揚則看好體育在國家發展中促進人心相通,期待大灣區全運會帶來長遠影響。

  隨着賽事臨近,粵港澳三地做好充分準備共同迎接這場體育盛會。霍啟剛認為,本屆全運會和以前的使命不一樣,這次粵港澳大灣區共同舉辦,是希望利用這個契機,探索香港、澳門和內地不同體制間的協調,從而累積經驗,讓未來大灣區融合發展做得更好。

  深圳灣馬拉松 冀成特色賽事

  霍啟剛透露,目前全運會的籌備已經到了測試賽階段,啟德體育園也剛剛做了一個隆重的開幕,此外還有一個「小突破」─深圳灣公路大橋跑馬拉松。「從香港出發,跑到深圳的體育場,在過去很難達到,包括協調海關、出入境等部門及醫療團隊支援等。」他說,「但就因為有全運會,可能把這些小門打開了。」楊揚對此也表示贊同,兩人都希望類似的測試賽能成為一年一度頗具特色的比賽項目。

  霍啟剛提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講到港澳時,除了「一國兩制」,還特別增加了一句「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他認為,體育就是一個很好的對外交流的渠道。「曾經2008年奧運會時那首歌不也是唱『我家大門常打開』嗎?」

  霍啟剛說,本屆全運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利用香港的優勢邀請國際友人來到大灣區,讓他們真實地了解到中國的發展現狀。「我們常常講高鐵15分鐘就到深圳,還有港珠澳大橋也很方便,但很多外國友人很難理解,他們沒有這個概念,應該藉着全運會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下中國到底是多麼龐大的市場,外資外企一旦來到中國發展,就會擁有難以想像的廣闊天地。」

  香港積極發展體育仲裁

  談及香港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霍啟剛提出兩個方向。一個是如何用好香港「一國兩制」的法治基礎,去推動體育仲裁的服務,在全運會上發揮好仲裁角色;第二可以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吸引內地不同的體育公司來香港上市融資、發行債券。「體育不僅僅是比賽,還要重視如何賦能,如何通過體育賽事本身帶動體育產業更上一層樓,我相信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的使命之一。」他說,「比賽不過是一個載體,我相信未來這種合作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

  楊揚認同並表示,相信全運會的影響會很大,不僅能促進當地競技體育的發展,未來在體育產業合作上也會有更多突破。「體育就是個契機,最大的價值是把人能夠聯繫在一起。」因此她希望,這屆全運會能夠通過三地的獨特組織形式,把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們聯繫在一起,增進了解,增加交融。

  她特別欣慰的是,體育隨着國家發展,以前更多的價值在於體育競技,為國爭光,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體育衍生出了全民健身,還有體育相關產業等,現在又有了兩會熱議的體育教育、體育國際交流等。「其實大灣區就是這樣的一個載體,有機會讓體育的價值更大的去發揮」。

  港直航新疆 利好「冰雪經濟」

  另外,楊揚也提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及「冰雪經濟」,她認為,冰雪經濟實際上是圍繞冰雪開發出的商業活動,其實背後帶來的是一系列產業鏈的影響。她以河北崇禮為例說,「冬奧會前它也並不發達,現在已經是國際知名的旅遊勝地,是家喻戶曉的冰雪勝地。這其實就是冰雪運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霍啟剛也表示,看到冰雪經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佔有很大的份額。「現在內地很多城市都在發展滑雪,除了傳統的冰雪勝地東北,還有新疆。」楊揚補充說,「新疆到4、5月份還有雪,正好有個錯位。」

  3月7日,國泰航空宣布將自今年4月28日起開通每周四對香港與烏魯木齊的直航往返航班。看到這個新聞後的霍啟剛更躍躍欲試了,他認為這對港人來說是極大的方便,希望能去新疆試一下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