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你會說話嗎?\葉 歌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行為科學家Alison Wood Brooks年輕時和某男約會。此人英俊,多金,年輕,但二十分鐘談話中只有她在發問,對方一個有關她的問題都沒提。半小時後她找藉口離開,兩人就此告吹。很多人以為說話和吃飯、走路一樣自然,不用學習。作為「談話教授」,Brooks卻認為我們都該努力提高談話水平。

  她把談話喻為金字塔,最底層是無關痛癢的輕鬆話題,如周末做了什麼,最近天氣如何。中間一層較貼近對方的興趣、專長,最高一層則是深入分享情感、思想。不一定每次談話都要或能達到金字塔頂端。出門碰到丟垃圾的鄰居顯然不需要來一場「心靈交流」。不過,進行重要談話前最好想好議程,準備話題,以保證談話過程讓人滿意。會說話的人未必天生如此,不少人只是像準備職場發言那樣提前做了準備而已。

  Brooks發現,多發問是好事。「四分鐘快速約會」中,哪怕只多提一個「跟進式」問題,就能多一次繼續約會的機會,因為發問者表明他們傾聽了對方的回答並有深入了解的興趣。而且,發問時最好多提開放性問題,有助於對方更自由地分享觀點、需求,這一點在談判中尤為關鍵。當然,要避免只為便於自吹自擂的「迴旋鏢式」發問。另外,不要怕打斷別人講話,只要此舉能深化同一話題,而不是無視對方需求,突然轉換題目。最理想的是談話雙方互相補充,共同「講好故事」。還有,不要擔心奉承顯得「油膩」,被誇者只會覺得受到認可,心情振奮。

  總之,說話學問大,我們都可以通過改善談話技能,提高人際交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