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執政黨黨魁選舉 結果今揭曉

當地時間9日,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黨魁選舉將公布首輪投票結果,前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被視為新黨魁熱門人選,他若勝出或將宣布提前大選。加媒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加拿大加徵關稅,甚至威脅吞併加拿大,導致此次黨魁選舉變成對「誰最適合對抗特朗普」的公投,新黨魁將面臨美加貿易爭端等嚴峻挑戰。卡尼等四位候選人均主張對特朗普採取強硬態度。
【大公報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今年1月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職務,卡尼、前副總理兼財長弗里蘭、前自由黨眾議院領袖古爾德和蒙特利爾前國會議員貝利斯等人隨即展開角逐。2月26日起,約40萬自由黨黨員開始投票選出新黨魁,首輪投票結果預計將於當地時間3月9日18時30分(本港時間10日6時30分)左右公布。卡尼在自由黨內支持率最高,為43%;弗里蘭以31%的支持率位列第二。
新黨魁將取代特魯多成為加拿大新總理,並帶領自由黨迎接最遲今年10月20日舉行的大選。卡尼的團隊稱,若他勝出,將很快宣布提前大選。弗里蘭則表示,在加拿大經濟面臨持續的關稅威脅的情況下,她將認真考慮提前大選是不是一個好主意。據加媒介紹,自由黨黨魁選舉採用積分制度。加拿大共有343個選區,每個被賦予100分,候選人根據在各個選區的得票率獲得相應分數,總分達到17151分即可勝出。若無人達到17151分,則分數最低者淘汰,重新計算其他候選人得分,直至決出最終勝者。
自由黨「起死回生」
特魯多1月辭職時,經濟不景氣、住房危機等問題最受關注,長期執政的自由黨支持率低迷,落後保守黨超過20個百分點。隨後,特朗普上台,對加拿大揮舞關稅大棒,並多次公開表示有意吞併加拿大,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加拿大民眾的關注焦點,令自由黨「起死回生」。加拿大廣播公司(CBC)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保守黨仍以40.3%的支持率領先,但與自由黨的差距已縮小至不足10個百分點,為今年晚些時候的大選增加變數。
CBC表示,自由黨黨魁選舉實際上就是對「誰最適合對抗特朗普」的公投。根據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相較於保守黨黨魁波利埃夫爾,加拿大選民在應對特朗普這一問題上更信任卡尼和弗里蘭。在卡尼擔任自由黨黨魁的前提下,43%的受訪者認為他是對抗特朗普的最佳人選,34%的受訪者選擇波利埃夫爾;若弗里蘭擔任自由黨黨魁,也有36%的受訪者支持由她對抗特朗普,33%選擇波利埃夫爾。
熱門人選支持「以牙還牙」
卡尼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領導加拿大央行,還曾帶領英國央行應對英國脫歐的影響,這些經驗如今成為他的加分項。他在競選辯論中承諾,將帶領加拿大度過特朗普關稅造成的新危機,並直言不諱地支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弗里蘭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代表加方參與美加墨貿易協定談判,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對她的不滿。加媒指出,她特意選擇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開始前一天宣布參選自由黨黨魁,希望將自己塑造成應對特朗普威脅的最佳人選。古爾德和貝利斯亦對特朗普採取強硬態度。
歷史學家貝爾德9日接受CBC採訪時表示,美國前總統麥金利在19世紀90年代就曾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發動關稅戰,但適得其反。高額關稅導致美國本土物價上漲、民怨沸騰,麥金利及其所屬的共和黨在1892年美國大選中慘敗。貝爾德還指出,當時的加拿大保守黨政府反過來利用了美國關稅,號召民眾團結一致,以此贏得選舉。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