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札記/拜訪王蒙先生\李 夢

之前在北京出差,有幸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先生的引介下,前往拜訪著名作家、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先生。
王蒙先生年逾九旬,精神矍鑠,據說去年夏天還曾在新疆阿勒泰騎馬,馬背上英姿瀟灑的相片,如今正在現代文學館展出。這位「人民藝術家」身體康健,且筆耕不輟,最近一部著作《詩詞中國》年初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中文簡體版,我們這次去拜訪,便是為了商談繁體中文版的出版事宜。
見面後,王蒙先生饒有興致地與我們談起《詩詞中國》一書的出版,是為了讓當代的讀者從詩詞中領悟中華文化、中華文學的傳統,那是一種「虎虎有生氣的活的傳統」,是長久的、開闊的,既面向歷史,也面向現實和未來。新書頗厚重,洋洋灑灑超過四十萬字,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講詩,以五律、七絕、樂府詩等體裁分類,從秦漢講到唐宋,既談詩作,也談詩家,將文字置於文人生活乃至整個的社會景狀中讀解,各有深沉、幽婉或清新的意味。下編談詞,穿行現代與古代之間,從思鄉懷遠談到愛情繾綣,名篇佳作興之所及,信手拈來。
談到興頭上,王蒙先生將李商隱的名篇《無題》與「披頭四」樂隊主唱約翰連儂的名曲《昨天》(Yesterday)對照來談。他興致勃勃地說起「昨夜」與「昨天」這兩個意象的詩性,似近還遠,既「切近如同今日」,又「遙遠無助如同前生」。不論古今中外,人們對於時間流逝、對於愛情的遠去,總不免憂傷慨嘆,而這聚散合離,又何嘗不是人生的本質呢?
除了新書繁體版的出版,我們也當面邀約王蒙先生來港與讀者見面。從黃維樑教授《王蒙在香港》一文中,我們得知王蒙先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曾多次訪港,或與金庸、白先勇等名家對談,或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學,與香港作家、學者、文化評論人等交往甚密。王蒙先生也與我們說起他和香港數位老友交往的故事,如金耀基教授、吳康民先生等,我想,若能在《詩詞中國》繁體版出版之際,邀請先生再度訪港,與老朋友會面之餘,亦能與青年一代的新朋友見面交流,該是多有意義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