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堂熱話】外國記者感受中國變化 與時俱進細節愈發豐富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結束後,香港文匯報記者在記者區,偶遇幾天前訪問過的保加利亞《言論報》(DUMA)記者格盧赫切娃。一問之下得知,格盧赫切娃已參加過至少五屆兩會報道。透過兩會體驗中國的變化,她笑稱,「幾年前會上還在討論發展互聯網,如今熱議的已經是AI和DeepSeek了!」
格盧赫切娃幾乎從不缺席各類主題記者會。在她的印象中,議程重點近年逐步從加快發展經濟,集中到提升民眾生活質量水平,細節愈來愈豐富,「我對『體重管理年』很感興趣,體重異常會引起各類慢性疾病,影響醫療、養老等。在保加利亞等歐洲國家,我們在關注青少年體重管理情況,中國政府的做法對我們或有啟發。」
巴西勞動者電視台駐華記者毛路在記者會上提問。毛路會後受訪稱,中國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經濟和科技發展迅速,「這些發展成果證明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行之有效,在巴西等多國,很多人都希望深入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縱觀近年中國的進步,你會發現它非常獨特高效。我很感謝各位代表和委員,以及來自中外各地的記者同事們,為我們答疑解惑。」
離開會場前,香港文匯報記者與幾名外媒華人記者閒聊。他們雖然供職外媒跑兩會,而關注中國發展亦是血脈情感使然。有華人記者表示,兩會議程結束後自己會留在中國幾天,走親訪友,感受祖國的變化,「在歐洲部分地區,我們感覺治安近年不太好,說到底還是源於經濟形勢。看到祖國的發展,我們都感到欣慰。」
●香港文匯報記者 許芮榕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