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回應】強化學生創新能力 深化憲法國情教育
就如何加強香港學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及相關內容,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建議,香港教育界應緊扣「一文一理」雙主軸,既強化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同時深化憲法與國情教育,以便讓新一代全面對接國家發展藍圖。
推行全民AI素養教育
在創科方面,鄧飛表示,兩會進一步確立了人工智能(AI)是國家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領域,而特區政府現行措施,包括向小學和中學提供校本科學科和人工智能應用津貼,加大專上院校創科資助等,已初步形成涵蓋小學到大專的教育鏈,但他認為需進一步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香港應搭建人工智能產學研國際交流平台,吸引內地與海外頂尖專家來港,推動三方技術協作。」
他認為可參考內地以至新加坡的經驗,推行全民人工智能素養教育:「從基礎工具應用到數理尖子培養,需系統性提升社會整體數智能力,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儲備人才。」
鄧飛又提出,應優化憲法與國情教育課程設計。現行小學人文科、初中公社科及高中公民科,應進一步聚焦國家憲法、基本法、傳統文化與當代國情,同時精簡非核心內容以減輕學生負擔。在這方面,內地有許多優秀教學實踐案例可供香港參考,比如內地思政課隨國家發展而改革,可透過香港教育城引入其優秀課程設計或教材,普及予全港學校乃至社會大眾共同學習。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