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港金融助力大灣區信貸撐民營經濟

●李民斌建議,香港應積極作為,借大灣區發展的大勢拓展金融「朋友圈」。 受訪者供圖
●李民斌建議,香港應積極作為,借大灣區發展的大勢拓展金融「朋友圈」。 受訪者供圖

●前海東亞銀行大廈是東亞銀行在大灣區的策略樞紐。 受訪者供圖
●前海東亞銀行大廈是東亞銀行在大灣區的策略樞紐。 受訪者供圖

  本報專訪東亞銀行李民斌 深化與內地跨境對接及拓寬國際合作

  近日,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香港具備獨特金融優勢,能在多方面助力大灣區成為全球創新資本與科技產業融合的樞紐。他建議,香港應積極作為,借大灣區發展的大勢拓展金融「朋友圈」。一方面,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在跨境支付、資產管理、綠色金融等領域協作,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等現有機制,擴大業務規模與產品種類,提升金融服務便利度,增強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主動拓展國際金融合作,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及資本匯聚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聰 兩會報道

  李民斌介紹,香港成熟且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市場,是吸引全球資金的強大磁石。企業可通過在香港上市集資,私募基金、金融機構也能提供針對性融資產品。他指出,香港應順勢開發更多契合其需求的金融產品,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讓科技企業憑借無形的知識產權獲取資金支持。此外,香港金融機構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緊密合作,為企業跨境上市、併購等提供一站式服務,極大地拓寬大灣區科技企業的資金渠道。

  金融科技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

  「近年東亞一直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生物製造、具身智慧等新興產業,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銀行將積極把握有關發展機遇。」李民斌說,東亞銀行今年將放眼重點行業的高新技術研發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生產、技術設備改造和提升等領域。利用金融科技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如供應鏈金融、現金管理、支付結算等。同時,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強AI應用和模型能力,打造跨境資料應用,持續與金融科技公司開展創新合作。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民營企業的發展對於國家經濟的穩定和增長至關重要。對此,李民斌表示,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東亞銀行一直積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近年結合國家高精尖技術發展戰略,對八大行業提升到戰略層面重點支持推廣,當中絕大多數客戶都是民營企業。

  對民企授信佔比由30%增至50%

  他強調,東亞中國未來將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計劃每年信貸投放量超過500億元,助力民營企業在市場中穩健前行。「未來,東亞中國對民營企業的授信佔比將逐步提升,從目前的30%提高到50%左右。通過合理優化定價、貸款流程等方式,縮短民營企業融資鏈條,提升差別化利率定價能力,根據民營企業的風險狀況和經營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

  展望未來,李民斌充滿信心。他認為,香港金融憑借自身優勢,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在跨境支付、資產管理、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協作,助力大灣區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最後,他建議,香港應積極拓展金融業的國際「朋友圈」,主動拓展國際金融合作,鞏固與倫敦、紐約等傳統金融中心的聯繫,加強與中東、東盟等新興市場的交流,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及資本匯聚香港。積極推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不斷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