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車新標籤方便市民識別


香港文匯報訊 新的自動駕駛車輛規管框架於去年3月1日實施,特區政府運輸署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該署在新規管框架下,去年底發出兩個自動車先導牌照,分別批准兩名申請者展開自動駕駛私家車及自動駕駛小型巴士的測試項目。該署並在政府新聞處協助下設計全新「先導自動車標籤」,新標籤須於車身上展示,以助大眾識別正在測試的先導自動車。
行走北大嶼山及西九文化區
根據新的自動車規管框架,兩張已獲批准的自動車先導牌照,營辦人分別為Baidu Apollo International Limited及冠忠遊覽車有限公司,分別在北大嶼山及西九文化區,展開10輛自動駕駛私家車及兩輛自動駕駛私家小巴的測試項目。營辦人在牌照生效後,可安排相關車輛進行驗車及採圖等前期準備工作。實際道路測試則會在前期準備工作後進行。
署方指出,以上兩個牌照的不同應用場景的路面測試為自動車的應用,提供大量數據和使用反饋,協助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香港進一步發展。
此外,智慧交通基金一直資助本地機構或企業進行與車輛相關的創新科技研究和應用,至今有5個獲批項目聚焦自動車測試,另外8個項目與車聯網技術及其他相關範疇有關。這些測試的路段涵蓋公共道路及不同場景,例如香港科學園及個別私人屋苑。
目前在香港進行的自動駕駛技術測試,最高能達國際標準5級別中的第4級別,達高度自動化駕駛,即在特定設計運行條件下自動駕駛系統可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並自動執行最小風險策略。
運輸署指出,新的自動車規管框架具彈性,配合不斷演變的技術,便利業界在本港更廣泛及靈活地測試及使用自動車,對邁向智慧出行的目標踏出一大步。署方會密切監察先導計劃下各自動車項目的測試表現,並歡迎有興趣機構或企業提交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