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優惠有助加快企業實現數字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在促進香港經濟發展方面,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提出不少建議。在稅務方面,她認為特區政府可在資產及財富管理方面作出更多稅務優化安排,以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來港,包括豁免單一家族辦公室的附帶交易收入不超過5%的上限,以及為具資格的單一家族辦公室的合資格收入提供10%優惠稅率。
在提升企業和金融機構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應用的能力方面,她說,香港總商會去年進行商業前景問卷調查,發現仍有近半數企業對使用人工智能的興趣不大,因此希望政府可向協助僱員提升數字化技能的僱主提供稅務優惠,例如為企業在人工智能培訓的支出加大扣稅優惠。
陳瑞娟還建議優化特許權使用費及利息稅務優惠。她指現時有很多創科知識產權(IP)在香港開發並作特許權登記,希望國家可以研究下調相關稅率,或者下調特定創科領域的IP稅率,並考慮在大灣區先行先試。同樣地,針對內地企業支付予香港居民的利息涉及的預提所得稅,希望國家可以研究下調空間,或考慮在大灣區先行先試。
建議降港股通投資者門檻
就加強香港聯通內地與全球資本市場,陳瑞娟認為,香港需繼續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深化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繼續爭取擴大互聯互通的覆蓋範圍,例如放寬港股通的投資者門檻,現時要求投資者須持有證券類資產達50萬元人民幣,建議考慮調低准入門檻,另希望擴大北向通的合資格股票範圍。此外,目前跨境理財通只限於大灣區內進行,希望覆蓋範圍可逐步擴展至更多內地主要城市。
她認為香港還需強化其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幫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例如擴大點心債發行規模、豐富債券種類,鼓勵更多企業和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探索更多衍生品交易,包括債券借貸、利率互換或遠期利率協議等。現時很多投資者都會將香港作為風險對沖地,料上述措施可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完善的風險對沖工具。
繼續拓展更多元金融業態
此外,陳瑞娟認為香港需繼續拓展更多元金融業態,豐富其金融產品,包括商品、衍生品、債券、定息貨幣產品、虛擬資產等。香港金融業也需進一步加大支持創科,尤其是依託大灣區發展成創科樞紐,並通過香港的融資上市,包括風險投資及私募股權等,以吸引更多全球資本,打造更多元及多層次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同時亦要繼續深化與新興市場的金融合作,爭取在更多新興市場發行港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吸引「一帶一路」項目及企業來港發債或進行股權融資,打造「一帶一路」資金籌集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