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18年的溫暖陪伴 傳媒的「兩會港灣」

●梅地亞中心準備的精美茶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葛沖  攝
●梅地亞中心準備的精美茶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葛沖 攝

●梅地亞中心內景。 香港文匯報記者葛沖  攝
●梅地亞中心內景。 香港文匯報記者葛沖 攝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三月的北京,乍暖還寒,全國兩會梅地亞新聞中心裏早已是一片春日忙碌的景象。經濟主題記者會、外交主題記者會、民生主題記者會……一場接一場的新聞「盛宴」,在這裏接連登場,吸引中外記者們扛着「長槍短炮」一早趕到梅地亞中心。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合作友好等好消息,通過記者們手中的筆和鏡頭,從梅地亞中心傳向世界各地。

  梅地亞是英文「MEDIA」音譯

  梅地亞是英文「MEDIA(媒體)」的音譯。梅地亞中心白色的樓群排列成扇形,恰似一個傳聲筒的形狀。梅地亞的標識是一朵梅花。梅地亞中心裏,從地毯上到牆壁上,也隨處可見一朵朵盛開的梅花,像一張張笑臉一樣迎接着世界各地的記者朋友。

  2008年,梅地亞中心首次被指定為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至今已連續18年,承擔全國兩會信息傳播和服務保障重任。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記者們都因同樣的報道任務跨越山海相聚於此。梅地亞中心總經理詹俊飛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多年來梅地亞中心累計服務了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5萬餘名記者,舉辦了近4,200場新聞發布會,收到了370餘封表揚信。

  中外記者超3000較去年再增長

  今年報名採訪全國兩會的中外記者超過3,000名,人數較去年進一步增長。作為記者之家,梅地亞中心今年進一步加強了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

  每年外交主題記者會,有很多外國記者清晨五六點便來梅地亞中心排隊。儘管外面寒氣逼人,但走進梅地亞中心,等待記者們是早已準備好的熱騰騰、香噴噴的特調咖啡和三明治等美食。二樓新聞發布廳內,擺放360多把椅子,既兼顧了整齊又保證了舒適高效。

  音響效果是保障每場新聞發布會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發布會前,梅地亞中心的技術人員會花很長時間,對現場擴聲系統進行調試,還要對各種連接點、線頭反覆校準,確保在會場任何位置,聲音都清晰、純淨,沒有雜音。

  新聞發布廳內外,記者們各展所長,就地展開報道,隨處可見拿着話筒、扛着攝像機的忙碌身影。而這背後,是梅地亞人專業精神和默默付出。儘管每次都來去匆匆,在很多老記者心中,梅地亞中心是新聞的「戰場」,是工作的平台,是停泊的港灣,也是名副其實的記者之家。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兩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