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倡善用200億購物業撥款 以創意方式「騰籠換鳥」 社福恒常開支無額外調整空間

●社署設法節流幫補社福機構,或需在非恒常方面入手。圖為院舍職員照顧老人家。 資料圖片
●社署設法節流幫補社福機構,或需在非恒常方面入手。圖為院舍職員照顧老人家。 資料圖片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至2027/2028年度要累計減7%政府開支,全港170多間社福機構要削減一筆過撥款。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直言,一旦有需要調整社福開支,社福恒常開支已沒有額外調整空間,故需要從非恒常開支入手,包括研究以創新方法運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出的200億元購置物業款項。對社福機構有額外近40億元屬於公積金或備存人手等的儲備,政府願意為此拆牆鬆綁。●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孫玉菡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而各式各樣的社福需求始終很大,恒常開支已要累減7%,已看不到有空間可再額外調整,故若需要進一步調整開支,只能針對非恒常開支,包括財委會2020年批出200億元額度以購買物業用作社福用途。

  其中,社署方僅用了約2.4億元,而相關開支額度列明只可用來購買物業,不能改撥給社福機構,但可以考慮以更有創意的方法處理,以善用資源。

  建議撥款儲備作跨年度安排

  他解釋,長者及兒童的服務要購置一些地下或低層單位,以設置相關設施,但這些低層單位較難購入,倒不如想方法「騰籠換鳥」,「現存有些提供青年或家庭服務的機構,是設在較低樓層的,是否可作轉換安排?即我們買一些位處高層、相對價錢便宜的單位,讓提供青年或家庭服務的機構使用,把他們原本在低層的物業,騰空給提供長者或兒童服務的機構使用,是否會更理想,這樣又可節省成本,這是我們其中一個想法。」

  被問及如何協助社福機構面對削減撥款,孫玉菡表示,現時各社福機構整筆撥款的儲備合共約有40億元,按恒常安排,各機構每年儲備不能超過營運開支的25%,社署2021/2022年度已收回近1.6億元的儲備,「既然接下來要削減撥款,希望在現時撥款相對充裕時可多作一些儲備,給予一個跨年度的安排。上次我們公布大機構可保留多出整筆撥款儲備上限的款額為期3年,現時再放寬延長至6年,即6年內無須退還儲備給社署,機構2028/2029年之前可以保留多些儲備;中小型機構則可保留5年。」

  「儲多啲,補返回後來嘅需要」

  他提到,去年容許大機構保留3年儲備後,在2023/2024年部分機構共儲下6,500萬元,在政府資助減少的年份,這些機構可以動用儲備,新措施可協助社福機構趁政府援助充裕時「儲多啲,補返回後來嘅需要」。

  孫玉菡續說,除現時的40多億元儲備外,社福機構的還有額外近40億元屬於公積金或備存人手等的儲備,「當然這額外的40億不是全部可用,如屬應付但未付款項則不能使用,但其中相信有相當部分可以使用,但要計算清楚,(兩筆儲備)加起來不止40億,可能是五六十億。」政府願意為此「拆牆鬆綁」。

  他強調,特區政府已承諾提供的服務,包括社署負責的照顧者津貼、寄養家庭津貼、社區保姆服務、短期食物援助服務及其他由獎券基金或關愛基金撥款資助的試行項目,均不會受到影響,社署會自己想辦法節省行政成本,如減慢甚至停止填補部分職位空缺。

  孫玉菡表示,社福界有很強訴求,要求特區政府在財政恢復穩定或收入有所增加時,社福方面的撥款是否能相應增加,他亦已在政府內部反映,「政府也很重視,因為社福的工作是關愛社會的一部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實多年來政府在社福的撥款也是有增無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