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看兩會】施策解決難點 民企加速出海

  從《黑神話:悟空》的文化輸出到DeepSeek的技術突破,再到人形機器人的產業應用,中國民營企業正在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全球影響力。李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表述關注的是企業「痛點」,解的是企業難點,腳踏實地又深入人心。不僅為民營經濟注入了強心劑,也為中國民營企業揚帆出海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民營經濟」,並特別強調「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這不僅是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更是對無數企業家奮鬥精神的肯定。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關鍵時期,民營企業被寄予厚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越來越多中企拓全球業務

  近年來,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業務拓展至全球範圍,出海已從「可選項」變為部分企業的「必選項」。從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到加碼國際化布局的醫療器械,再到文化輸出的短視頻,企業正加速出海步伐。這種趨勢表明,中國企業正全力升級產品力和品牌力,邁入出海4.0階段。

  DeepSeek的崛起是中國AI技術出海的標杆。人形機器人產業也在加速奔跑。宇樹科技的雙足人形機器人不僅讓全球科技界刮目相看,也為中國民營經濟在高端製造領域贏得了更多話語權。

  作為一名海外華文媒體記者,我在兩會期間深刻感受到中國民營經濟的強大活力和全球化布局的雄心壯志。未來,隨着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企業的不斷創新,中國民營企業必將在全球市場中書寫更多輝煌篇章。

  而在這背後,是無數民營企業家的奮鬥與堅持,是政策的溫度與支持,更是中國經濟的希望與未來。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 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