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傑莊倡接納數字資產抵押融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兼Web3及虛擬資產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吳傑莊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內地中小企普遍持有較少實體資產,特別是部分創企普遍只持有數字資產或非實物資產,因此向銀行進行傳統抵押融資時遭遇重重困難。為破解內地中小企業融資難、跨境交易低效等數字經濟發展瓶頸,他建議在香港設立數字資產外匯基金,為內地大灣區中小企提供數字資產抵押融資,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去」,同時促進大灣區金融流通。
代幣化服務助評估數字資產
吳傑莊又指,現時內地中小企與海外市場交易時,往往透過非正規方式進行小額跨境交易,衍生出外匯結算風險,而香港即將為穩定幣立法,料大灣區內地中小企可利用香港平台進行跨境貿易結算。另外,香港亦可以提供代幣化服務,為內地中小企持有的資產作評估,並為他們物色投資者購買代幣化後的數字資產,協助他們融資。
為建立健全的數字資產流通機制,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他建議推動香港的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建立區塊鏈統一交易與結算平台,推動實體資產代幣化,實現7×24小時不間斷交易。完善本港數字資產監管框架,並在製造業、跨境物流等領域開展試點,以及加強高性能計算平台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同時,建議放寬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容許專業投資者可選擇的虛擬資產類別,包括增設衍生品及沽空機制,豐富資產種類。
閉環式置業資金渠道方便買樓
內地與香港居民跨境置業方面,吳傑莊指目前不少香港市民到內地買樓時會透過找換店匯款,需要面對資金被扣押的風險。另一方面,內地高才來港置業亦要面對匯款困難問題。他建議為兩地居民設立閉環式的置業資金流通渠道,每年設有一定額度,以促進內地與香港的房地產交易。此外,內地與香港金融數據可實行互通,兩地評級機構可通過閉環渠道互通企業及個人的金融數據,包括信貸紀錄等,便利兩地居民跨境貸款融資。
他表示,去年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回升至第三位,相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香港絕對有能力繼續提升。不過,現時本港的單一印花稅制度窒礙高頻交易,為增強股市流動性,他建議設立分級制印花稅,可分兩至三級,以交易次數計算,單一經紀的交易次數愈多,須繳付的印花稅稅率就愈低,以刺激港股交易量。此外,香港股票交易集中大型股票,可考慮為小型股票降低交易成本,例如下調小型股票的交易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