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錦囊】美國再揮關稅大棒 中國反制措施及時有力

  經濟學家宋清輝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祭出「關稅大棒」,當地時間3月4日起,美國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再加徵10%的關稅,並在同一天開始對進口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對此,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強硬反制。與此同時觀察到,美對華新一輪關稅政策剛落地,白宮就收到來自中國的反制清單。筆者認為,這一系列及時有力的反制舉措,不僅是中國維護自身國家利益的必要之舉,更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首先,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關稅壁壘嚴重損害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直接威脅到中國的經濟利益。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顯著提高中國出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對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造成衝擊。

  維護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同時,關稅壁壘也阻礙了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限制了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採取反制措施,旨在減少關稅戰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從而維護中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助建更公正合理國際經濟秩序

  其次,中國及時出台反制措施,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貿易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在全球經濟日益互聯互通的今天,任何國家都無法孤立於世界經濟體系之外。貿易戰的本質是話語權之爭。中國通過反制行動,向國際社會傳遞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立場。在一些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原則的國家看來,中國的反制行動是對全球貿易規則的捍衛,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貢獻力量。

  為解決中美貿易爭端創造條件

  再次,有效的反制措施,無疑將提高中國在對美博弈過程中的地位。長期以來,中美貿易關係複雜而敏感。美國常常利用其經濟和技術優勢,對華施壓,試圖在貿易談判中獲取更多利益。而中國通過對等甚至更具針對性的反制措施,不但可以有效地制衡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而且還能迫使美國在對話和談判中更加重視中國的訴求,從而為兩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解決貿易爭端創造條件。

  展望未來,中美經貿關係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同時也蘊藏着巨大的合作潛力。只要美國能夠摒棄零和博弈的錯誤思維,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中美經貿關係就能夠重回健康發展的軌道,進而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動力。因為任何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逆流,終將會被時代所拋棄。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