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廣納業界建言 文創產業化機遇多


新一份預算案在上月底發表,當中積極接納了紡織及製衣業界多項聯合建議,在赤字下為長遠經濟和中小企發展注入支持。隨着預算案強調要推進文創發展產業化,筆者會聯同業界與政府攜手,強化香港作為國際紡織及時裝樞紐的地位,以業界所長、尤其辦好年度盛事「香港時裝薈」,攜手推動香港的文創產業化發展。
紡織及製衣業界是本港傳統優勢產業,擁有雄厚的發展基礎及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今次預算案特設專章,談及推動優勢產業升級轉型、支援中小企開拓市場等措施,反映政府對於紡織業界等傳統優勢產業倍加重視。
中小企方面,筆者樂見政府接納業界建議,再次優化「BUD專項基金」申請安排並注資。「BUD」是業界開拓內銷及「一帶—路」市場、尋找機遇的重要彈藥,筆者期望將「BUD」申請易的申請金額上限,由目前10萬元或以下,提升至20萬元或30萬元或以下,簡化申請時間和採購規定,更到位幫助業界握緊「雙循環」及「一帶一路」的機遇。
此外,筆者也樂見政府接納業界意見,持續優化出口信用保險措施。要幫助業界開拓市場,筆者會繼續推動政府在出口信用措施上更進取,包括考慮將「中國內銷風險分擔安排」的成功例子,延伸至東盟十國、中亞、中東等新興經濟體,並繼續深化與中國信保等保險及金融機構的合作,為傳統和電商買家提供更多類型的出口信用保險產品和保障服務,幫助業界開拓市場及「走出去」。
在創科方面,業界近年積極結合創科升級轉型,是香港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的主力軍。今次預算案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和新型工業化,包括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為廠家訂立智能生產策略,以及為現有生產線引進先進技術。筆者相信,計劃絕對有助業界「高、智、綠」升級轉型,筆者會繼續促請政府把計劃做到程序夠「鬆綁」、申請夠快捷,更到位和實在幫業界升級轉型。
而在文創產業發展方面,預算案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創發展產業化。筆者認為,香港具備高度國際化和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優勢,是亞洲區內最具實力的國際文化藝術樞紐,尤其是業界有深厚發展基礎,紡織時裝業界一直都是文創產業的重要貢獻者和構建者,尤其每年舉行不同時裝盛會及去年首度圓滿舉辦的「時裝薈」,都一直貢獻和帶動文創產業化發展。
故筆者期望聯同業界與政府攜手,強化香港作為國際紡織及時裝樞紐的地位,包括辦好「時裝薈」及不同時裝盛事,例如建議年辦多次「時裝薈」旗艦活動、善用政府海外網絡強化「時裝薈」國際宣傳,並透過跨局跨部門協作,協助「時裝薈」於具本土特色的古蹟、街道、地區舉辦時裝秀,向國際彰顯祖國及本港的文化軟實力,帶動更多海內外業界名人、商務人士、旅客等來港,以業界的實際行動,在本港文創發展產業化中找到更大機遇。
總言之,業界作為具發展基礎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貢獻香港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筆者會繼續與業界攜手,以不同方式向政府建言獻策,為業界不斷謀福祉、爭德政,一起把業界做大做強做深。●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 陳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