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火龍舞動歷史 「AR時鐘」體驗今昔

  香港無處不旅遊,在這個開埠百多年的城市,其實到處蘊含歷史韻味。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日前新增至大坑5個指定地點,包括最為人熟悉、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火龍,市民只需透過手機App掃描「AR時鐘」,便可穿越時空,體驗大坑的今昔變遷和文化特色。

  大坑新增的「城市景昔」指定地點包括火龍徑、銅鑼灣道、蓮花宮西街、浣紗街和大坑火龍文化館,今次的一大特色是透過動畫與360度影片,捕捉大坑舞火龍點睛和巡遊表演時的熱鬧畫面,亦會展示銅鑼灣的發展歷程,如呈現1924年該區的重要地標,包括皇后運動場、皇后運動場涼亭、中華火車糖局、舊銅鑼灣避風塘和大坑明渠。

  來自新加坡的旅客James表示,以前來港只會去銅鑼灣的商場和餐廳,很少了解附近大坑的文化故事,現時用AR的方式就可看到今昔對比的香港街景,他讚嘆形式十分新穎,「香港在文化旅遊方面一直很有創意,多向旅客推廣,就可以更深入了解香港。」

  「城市景昔」製作團隊項目經理梁偉倫表示,「我們特意找了90歲的老街坊口述當年大坑歷史,了解到二十世紀初的居民以洗衣業維生的情況。」他稱,目前「AR時鐘」涵蓋地點包括大坑、中環、山頂、尖沙咀、深水埗、油麻地、佐敦和鯉魚門各區,稍後計劃擴展至九龍城,呈現當區五十至七十年代情景,以配合城市漫步和深度旅遊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