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社福開支 循非恒常入手
研盡慳200億購物業款項 政府願為儲備拆牆鬆綁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至2027/28年度累計要減7%政府開支,全港170多間社福機構要削減一筆過撥款。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直言,一旦有需要調整社福開支,社福恒常開支已沒有額外調整空間,故需從非恒常開支入手,包括研究以創新方法運用立法會財委會批出的200億購置物業款項。對社福機構有額外近40億元屬公積金或備存人手等儲備,政府願意為此「拆牆鬆綁」。
孫玉菡在電視節目表示,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各式各樣社福需求很大,恒常開支已要累減7%,看不到有空間可再額外調整,故若需進一步調整開支,只能針對非恒常開支,包括財委會2020年批出200億元額度以購買物業用作社福用途。其中署方僅用約2.4億元,而相關開支額度列明只可用來購買物業,不能改撥給社福機構,但可考慮以更有創意方法處理以善用資源。
他解釋,長者及兒童服務要購置一些地下或低層單位,以設置相關設施,但低層單位較難購入,倒不如想方法「騰籠換鳥」以節省成本,例如低層單位適合作長者或兒童設施,但過往較難買入;而現存有青年或家庭設施位於低層,可做轉換安排,將低層騰空予長者或兒童設施,購入較便宜的高層單位作青年或家庭用途。
另一個方法是延長社福機構儲備回撥政府的年期至5或6年,令它們在削支後期有更多儲備應對,孫玉菡解釋除現時40多億元儲備外,社福機構還有額外近40億元屬公積金或備存人手等的儲備,「當然這額外的40億不是全部可用,如屬應付但未付款項則不能使用,但其中相信有相當部分可以使用,但要計算清楚,(兩筆儲備)加起來不止40億,可能是50、60億。」,政府願意為此「拆牆鬆綁」。
高才通續簽料次季起現高峰
此外,首批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人士今年將陸續需要續簽,孫玉菡昨指,截至1月底有300多個簽證/註到期要續簽,但數目太少,不能貿然視作續簽與不續簽的申請數據,但指該300多個到期簽證/註的情況與預期相若,並形容情況滿意和樂觀,而續簽高峰期會於今年第二季左右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