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看兩會/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港青內地創業前景無限


  近年來,隨着國家新興產業的迅猛崛起,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看到了在內地創業和就業的廣闊前景。香港工聯會廣州諮詢服務中心副主任葉文悅(圓圖)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內地生活的幾年裏,葉文悅深刻體驗到了我國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尤其是國產智能家居產品讓他讚嘆不已。因此,在全國兩會期間,他特別關注了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在「代表通道」上的發言。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兩會上,雷軍提出要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各個終端,讓消費者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周雲傑則表示海爾汽車產業互聯網將與小米及更多中國汽車進行合作。葉文悅對此深感興奮,他表示自己家中已經有很多小米和海爾的家電產品,平時用手機就可以遠程操控使用。而他購買的新能源汽車也讓他深切感受到了國產車的方便、省錢和日益智能化。

  回憶起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港澳的內容,葉文悅如數家珍。他提到,這已經是粵港澳大灣區第九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身為一名「灣區人」,他感到無比自豪。作為第一批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的香港青年,葉文悅已經在廣州工作和生活了四年時間。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幫助新加入「就業計劃」的港青更好地就業創業,融入內地生活。

  葉文悅觀察到,過去三年裏,參與「就業計劃」的招聘企業越來越多元化,不僅限於傳統優勢行業,如金融服務、會計等,現在教育、地產甚至一些新興科技公司也都加入了招聘行列。他感受到內地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港青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加。申請加入「就業計劃」的港青中,也越來越多地出現了香港本土畢業生的身影。

  葉文悅認為,這與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引和各級政府的有力執行密不可分。他堅信,借兩會東風,在國家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推動下,港青在內地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大公報記者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