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稅務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建設貢獻稅務力量

【本報訊】成立「一帶一路」橫琴校區、對接澳門率先打造「社保通」、實行「雙15%」所得稅、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內跨域通辦範圍……自2021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三年多以來,廣東省稅務局圍繞「橫琴+澳門」這篇大文章,在「?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新產業」「?力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家園」「?力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加速提升」等方面下功夫, 高效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在興產業、聚人才、惠民生方面持續釋放政策效應。
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指導下,廣東省稅務局攜手澳門財政局,推動粵澳稅務合作走深走實。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成立「一帶一路」橫琴校區。廣東省稅務局與澳門財政局共同簽署《關於設立「一帶一路」稅務學院·澳門(橫琴校區)的合作備忘錄》,在橫琴稅務局成立橫琴校區,進一步補充和豐富澳門稅務學院面向葡語國家開展稅收合作與交流內容,推動粵澳兩地稅收領域交流合作再深化,促進澳門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社會保障領域,廣東省稅務局還對接澳門率先打造「社保通」,打造社保領域跨境互通模式。一方面,創新銜接社保領域勞動關係規則,實現所有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便利參保全覆蓋。另一方面,讓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可在橫琴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滿足境內外繳費人的跨境繳納社保費便利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該舉措入選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第一批典型案例。
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廣東省稅務局搭建了港澳居民稅惠快享「規則轉換橋」。為落實橫琴、南沙港澳居民享受港澳稅負差免徵個人所得稅政策,粵港澳三地稅務部門共同對「香港稅負」「澳門稅負」計算規則進行探討,逐個突破了規則對接中的技術難點,確保對接規則的合規性和合理性,並創新推出了面向所有類型港澳居民的港澳稅負和減免稅款的線上測算服務,將複雜的港澳與內地稅制規則轉換、稅負和減免稅額計算等工作,轉換為信息系統「自動算」,確保國家賦予港澳居民的政策紅利得到充分釋放。該項舉措亦入選2024年廣東自貿區最佳制度創新案例。
此外,廣東稅務部門還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跨域通辦服務,在境外部署「粵智助」政務服務自助機,使港澳居民可直接辦理廣東稅費業務。通過「跨境通辦」服務,港澳企業和居民在香港、澳門即可享受與廣東同步的稅務服務,極大提升了跨境辦稅便利度。橫琴、南沙兩地還發布了全新的納稅服務承諾制度,為港澳企業和居民提供更加透明、高效的稅務服務。
在國際稅收合作方面,廣東稅務部門成立全國首個葡語國家及地區稅收合作辦公室,編撰葡語國家稅收指南,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具體指引。此外,建設「『走出去引進來』稅收服務智慧平台」,累計為62個國家開具超2000份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稅收政策的精準實施,直接促進了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經濟發展。截至2024年度,橫琴已吸引超過6600家澳資企業落戶,「四新」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55%以上,橫琴澳資企業實現稅收保持同步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