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兩會/最高法:對各類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 最高檢:運用法治力量穩預期促發展

  左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新華社;中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新華社;右圖: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中新社
  左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新華社;中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新華社;右圖: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中新社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分別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兩份報告均提到法治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對「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問題作出部署。張軍明確表示,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促推法治經濟、信用經濟建設。應勇亦表示,去年運用法治力量穩預期、強信心、促發展。\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北京報道

  應勇指出,去年,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訴性侵、傷害未成年人等犯罪7.4萬人。起訴未成年人犯罪5.7萬人,核准追訴初中生殺害同學埋屍案等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34人。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協同加強專門教育、專門矯治教育。據悉,這是最高檢工作報告首次發布此類核准追訴人數。

  去年依法懲處48名原中管幹部

  最高法工作報告強調對挑戰法律和道德底線的罪大惡極者,堅決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懲處,並點名樊維秋案、李鐵案、余華英案,闡釋邯鄲三名初中生殺害同學案。張軍介紹,2024年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3萬件3.3萬人,件數同比增長22.3%,依法懲處孫志剛等48名原中管幹部,對李建平依法核准死刑。落實受賄行賄一起查,審結行賄犯罪案件2473件2873人,件數同比增長18.6%。審理足球領域系列腐敗案,依法對杜兆才、陳戌源、李鐵等定罪判刑。

  張軍還介紹,法院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去年審結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萬件4.1萬人,同比下降1.1%。對長期作案、先後拐賣17名兒童的「人販子」余華英和強姦未成年人性質極其惡劣的郭某某、尚某某、公某某等,依法判處死刑。

  在談及未滿14歲學生殺害同學案時,張軍指出,法院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落實寬嚴相濟、懲教結合,對此案主犯依法頂格判處無期徒刑,同案未參與犯罪預謀和加害行為的被告人,依法不予刑事處罰,由相關部門專門矯治教育。推動落實輕罪犯罪紀錄封存,幫助失足少年回歸社會。

  在法治護航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張軍表示,法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所有制經濟,做到合法權益依法平等保護、違法犯罪一律依法懲治。2024年審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職務侵佔犯罪案件8474件10873人,同比增長25%。法院還立足審判為依法經營企業增信,深化落實「知假買假」司法解釋。

  應勇介紹,去年依法懲治民營企業關鍵崗位工作人員腐敗犯罪,起訴3298人。會同最高法出台危害稅收徵管犯罪司法解釋,加大打擊涉稅、走私犯罪力度,起訴2.3萬人。針對履職發現的小過重罰、小額濫罰問題,向行政執法機關提出檢察建議519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檢察履職,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近年來,違規異地趨利性執法問題備受關注,辦案機關以執法辦案為名跨省抓捕,違規罰沒財物,謀取經濟利益,嚴重侵害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被指為「遠洋捕撈」式執法。張軍表示,法院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對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案件的審查,嚴防以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去年依法再審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46件72人,改判13人無罪。

  應勇表示,檢察機關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監督,堅決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等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督辦31件重點案件。

  維護國家政治安全 嚴懲「台獨」

  對於如何破解「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張軍明確表示,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促推法治經濟、信用經濟建設。應勇亦明確表示,全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開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

  另外,張軍表示,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依法嚴懲顛覆分裂、滲透破壞、間諜竊密等犯罪。對宣揚「台獨」分裂主張、實施「台獨」分裂活動的楊智淵,以分裂國家罪定罪判刑,依法嚴懲不貸。保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司法法律合作對接平台,推動司法法律規則銜接。修改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司法解釋,保護兩岸同胞合法權益。加強僑益司法保護,讓僑胞僑眷回家更暖心、發展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