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意盎然 生機無限 從 「文山會海」 到 「實幹興吉」 ——吉林 「五劑良方」 破轉型之困

  圖: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吉林省冰雪旅遊人氣攀升。
  圖: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吉林省冰雪旅遊人氣攀升。

  中車長客發布時速400公里CR450BF動車組樣車,這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鐵列車!

  「吉林一號」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已達117顆,這是我國最大的遙感衛星星座!

  中國一汽全年累計攻克近400項關鍵核心技術,申請發明專利超過6118件!

  近一年來,吉林省以「文山會海瘦身、歷史文脈守護、民營經濟培土、特色產業深耕、冰雪產業持續推進」五劑良方破局老工業基地轉型之困,讓這片黑土地煥發「輕裝上陣」的勃勃生機。\文:盧冶 高乙菲 林凱 曹旭

  刀刃向內:行政效能革命釋放發展活力

  長期以來,形式主義問題讓基層幹部疲於奔命,削弱實幹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減少多頭重複、指標細碎、方式繁瑣的督查檢查考核,讓幹部騰出更多時間抓落實。吉林省積極行動,刀刃向內整治「文山會海」,大幅減少會議文件,為基層減負賦能。

  給材料報表「擠水」、給督查檢查「瘦身」、給指尖之負「解壓」……吉林省不斷加強重點突破、協同聯動發力,聚焦文山會海、督檢考過多過頻。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吉林省會議減少80%,文件精簡60%,會議時間縮短70%。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書記黃強多次強調,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一步整治「文山會海」,開會講話要「短、實、新」。要打造服務型機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為經營主體服務;要加快轉變工作作風,堅持結果導向,拿效果說話、以實績交卷,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清理「文山會海」,堅決反對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文山會海」改革成果體現在吉林社會各界,遼源市第五中學黨委書記崔金華用「三心」表述改革成果,「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文件能讓老師靜下心,學生安下心,校長沉下心來研究教育真諦。」崔金華表示,作為基層學校,能夠真正感受到吉林省教育機關嚴格落實相關要求,真正地精簡會議,提質增效。

  守舊開新:歷史文脈與現代經濟「雙向奔赴」

  2024年,黃強先後20次來到吉林省內一些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和文物遺跡現場,實地踏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並專門安排調研組赴外省市實地調研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要求相關課題組開展深入研究。在長春實地檢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時,他強調,吉林省偽滿歷史建築較多,要紮實做好歷史研究,加強文物價值挖掘闡釋,突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突出抗日戰爭勝利來之不易,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講解,更好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把歷史建築保護好、利用好,才能賡續歷史文脈。吉林省積極推動歷史建築的修繕與活化利用,讓沉寂的老建築煥發新生機。在長春,北京大街西曆史文化街區以其完整的歷史風貌,成為文旅新地標,眾多文博展館、藝術空間相繼落成,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新民大街則依托其「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地位,融合冰雪文化打造沉浸式體驗,冬季旅遊季帶動相關產業收入大幅增長。吉林市同樣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歷史遺存,如隕石博物館、明清造船廠遺址等,結合數字化技術推出線上展覽、互動體驗等項目,讓遊客在探索歷史的同時,感受現代科技的魅力。

  吉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黃強表示:「吉林是一片紅色熱土,東北抗日武裝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其開端都在吉林。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正在打造吉林近現代史展陳,提升歷史文化名街的建設,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振精氣神。吉林的文化事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新三寶」從資源優勢到產業勝勢

  昔日的長白山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聞名。如今,隨?資源價值的深入挖掘,人參、礦泉、松花硯被譽為長白山的「新三寶」,不僅煥發新生,更推動區域經濟蓬勃發展。  

  一方水土孕育獨特資源,一項產業激活無限潛能。在吉林省撫松縣,依托人參種植優勢,持續優化品種培育,先後成功培育出21個優質長白山人參品種、2個西洋參品種,並累計收集各類人參品種資源達2100餘份。同時,深度挖掘「人參深加工」潛力,全方位拓展產業價值鏈條,加速推動人參產業的工業化進程。

  礦泉產業則精準對接市場需求,龍頭企業不斷加碼投資,推動產品向高端化、多元化、功能化邁進,提升長白山礦泉水的品牌價值。與此同時,松花石產業依托文化創意拓展市場,以「松花石+文創」為發展路徑,精雕細琢出300餘款文創產品,遠銷韓國、日本、俄羅斯,展現獨特魅力。  

  從地域特產到經濟支柱,「新三寶」正以科技賦能、品牌塑造、產業升級為引擎,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深耕「土特產」文章,培育新業態,壯大特色產業。

  落子民營經濟以「科技+」破冰突圍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2月17日,北京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在推動增長、促進創新、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營經濟再度成為焦點議題,如何破解發展瓶頸、提升競爭力,成為各界關注的核心。

  對於東北老工業基地吉林省而言,民營企業是推動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力量。近期,吉林省委、省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民營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兩會前夕,從中央到地方密集釋放利好信號,堅定了我們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心。」全國政協委員、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丹表示,吉林民營企業正全力衝刺「開門紅」,從田間地頭的雜糧加工車間,到智能製造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再到低空經濟領域的無人機產業,科技創新正助力民企加速轉型升級。作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今年新投用全自動生產線,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民營企業大有可為,我們要扎根鄉村振興主戰場,在產業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韓丹說。 

  作為吉林肉牛產業的龍頭企業,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樣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加速奔跑。全國政協委員、皓月集團董事長叢連彪在「兩會」期間滿懷信心地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紮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依法保護企業權益,鼓勵民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更大動力。」皓月集團正加快產業升級,通過數字化管理和智能生產體系,推動吉林肉牛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冰雪+」讓冷資源「燃爆」熱能量

  「銀色吉林獨具魅力。冬天的吉林是林海雪原,銀裝素裹、粉雪、勁風、暖陽和霧淞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冰雪冷資源正在變成熱產業。」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黃強表示,吉林冰雪經濟正迎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今冬雪季,吉林冰雪經濟數據一路飄紅,不斷刷新紀錄。數據顯示,2024—2025年雪季,吉林全省接待國內遊客同比增長21.6%,出遊總花費同比增長22%,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全國滑雪里程前十的雪場吉林省佔據3家;第23屆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的當日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數據的背後,是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的吉林省,將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持續探索。

  圍繞冰雪經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長胡玉亭亦指出,吉林冰雪經濟正迎來跨越式發展,旅遊接待規模、運動參與人數、相關企業數量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將持續推動「冷資源」釋放「熱效應」。  

  以「冰雪+文旅」「冰雪+非遺民俗」「冰雪+體育」「冰雪+裝備」等多元模式,為吉林省讓冷資源持續釋放出熱能量。遼源冰雪歡樂薈、白山「松花江雪谷市集」、長白山雲頂市集、長白山雲頂天宮、長春蓮花島冰雪大觀園、吉林冰雪烏拉城等,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查干湖「冰湖騰魚」將冰雪與非遺民俗緊密結合,「指尖上的漁獵文化」感受千年漁獵傳統的獨特魅力。  

  「文化賦能是吉林冰雪經濟的一大亮點。吉林作為新中國滑雪運動的搖籃,誕生了全國第一座滑雪場,舉辦了新中國首次滑雪比賽,培養出多位冬奧會選手。近年來,吉林承辦國際雪聯世界盃、長春國際瓦薩滑雪節等高水平賽事,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同時,吉林還通過影視文創產品打造冰雪文化IP,如吉祥物「雪容融」、長白山雲頂天宮、特色雪雕等,使冰雪文化傳播更具吸引力。」胡玉亭表示。

  從競技賽事到民俗體驗,從裝備製造到沉浸式文旅,吉林正在用「冰雪+」模式,讓冷資源釋放出更強勢能量,推動冰雪經濟不斷升級,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