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零距離/女記不讓鬚眉 一線鏗鏘玫瑰

3月8日上午,天安門廣場,一名身着鮮艷的紅色西服套裝的女記者站在攝像梯上,專注地播報新聞,佔據了攝像的C位──背後的紅旗與人民大會堂上的國徽能一同被攝入鏡頭,莊重又神聖。不遠處,還有多名女記者排隊等待,她們不顧春寒,身着略顯單薄的衣衫,一邊抓緊熟悉台詞,一邊等待上鏡機會,力求在鏡頭前展現出最佳狀態。
此刻,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為了「搶」到好位置報道新聞,這些女記者們一大早就趕到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她們用闖勁、拚勁,迎接屬於她們的節日──「三八」國際婦女節。
兩會期間,女記者們不僅是採訪者,也常常成為被採訪的對象。「您能接受我的採訪嗎?」廣東團開放日上,一位拿着全運會吉祥物的女記者「闖入」了央視的攝像視野,央視記者不失時機地「抓差」。儘管手頭工作繁忙,這位女記者還是毫不猶豫地停下,欣然「配合」。
兩會新聞大戰,女記者們常常要忙到深夜,凌晨兩點多開完專題會後才能稍微瞇一會,六點多又得迅速爬起來奔赴採訪現場。在會場中,在廣場上,她們絲毫沒有女性的嬌弱,排隊、圍堵、跑腿、在人山人海中「肉搏」搶位置,樣樣衝在前面,像不知疲倦的戰士,不放過任何一個重要瞬間。
「她們可不僅頂半邊天!」女記者們迸發出來的戰鬥力,常常讓男記者們自嘆不如。這些女記者們能採會編、能拍會攝、出得了鏡扛得了機器,是名副其實的「六邊形女戰士」。她們敢拚、敢闖、敢擔當,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筆觸,將國家發展的宏大藍圖與基層一線的鮮活故事有機融合,生動呈現,讓兩會好聲音傳遍千家萬戶,讓中國式民主綻放璀璨光芒。\大公報記者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