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15問責局長:鞏固港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優勢 發揮內聯外通作用 推動港AI創新發展 鼓勵工商界投資創科

香港文匯報訊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港澳部分,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日前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時的講話以及參加香港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都為香港如何繼續發揮好獨特優勢、持續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在港引起熱烈反響。香港特區政府15名問責局長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特區政府會努力鞏固提升香港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下的高度國際化、市場化和法治化傳統優勢,發揮好內聯外通的重要橋樑窗口作用,同時,全力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落地應用以及賦能各行各業改造提升,大力鼓勵工商界對創科產業的投資,在助力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建設及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有更大擔當,主動作為。
曾國衞:積極識變應變求變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示,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有關香港部分,凸顯了中央考慮香港的事情從來都是站在國家的戰略高度,並以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為依歸。特區政府須以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勇於擔當、務實有為、守正創新的精神,努力鞏固提升香港在「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下的高度國際化、市場化和法治化傳統優勢。
同時,進一步加強在金融、航運、貿易和專業服務範疇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發揮好內聯外通的重要橋樑窗口作用,加強國際聯繫與合作,開拓新市場、新運作模式與新行業,同時積極參與大灣區高質量建設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務求在世界的大變局中打開香港發展的新天地。
許正宇:聯動內地金融市場發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中央非常重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金漆招牌,特區政府定必繼續抓緊全球格局變化的脈搏,更給力地向環球投資者展現香港優勢,勇於改革創新,聯動內地金融市場發展,務求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金漆招牌擦得更光更亮,永放光彩。
同時,政府將繼續發揮香港作為財富落戶的「聚寶盆」角色,研究擴展大灣區跨境理財通,並全速推進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的技術準備工作,並將聯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及香港貿易發展局於年內舉辦首屆「香港全球金融與產業合作峰會」,通過金融賦能,吸引更多先進產業龍頭、海內外企業及投資者落戶香港。
鄧炳強:為由治及興創造有利環境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香港正在加快推進由治及興,他定會帶領轄下紀律部隊,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兩會精神,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堅定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同時堅持以守正創新的思維,以及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香港在新形勢下加快改革促興,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助力香港這顆「鑽石」更加璀璨奪目。
謝展寰: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在「一國兩制」以及行政長官帶領下,環境及生態局未來會把握好推動循環經濟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在新市場上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加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丘應樺:不斷開拓新興市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特區政府正配合國家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以新技術、新思維,開闢新發展路徑,包括向企業提供資助以發展電商,並透過完善保護知識產權法例,及利用專利制度支援創科業界,推動知識產權貿易,促進香港朝向高增值創新及知識型經濟發展。同時,政府會積極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不斷開拓新興市場,以應對環球經貿新格局。
盧寵茂:建設「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香港正積極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充分發揮香港特區醫療衞生國際化的影響力和專業優勢,建設「國際醫療創新樞紐」,配合國家創新藥及醫療器械研發高質量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並打造香港成為國家中醫藥國際化的橋頭堡和高端醫療人才聚集高地。
甯漢豪:全速為「片區開發」模式招標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北部都會區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至為關鍵,有助香港突破長久以來土地不足的瓶頸,提供各類別的用地提升生活環境和發展產業,特別是成為創新科技及其他新興產業的策略據點,以及參與大灣區區域合作的新平台。為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為優先投入資源、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持。發展局會全力把有關土地建設及基建工程做好,包括採用多元發展模式,以創新思維更靈活善用市場力量,例如於今年下半年起全速為「片區開發」模式招標、加大力度促成現有土地業權人原址換地、以革新的土地行政及規劃思維促成產業早日落戶等等。
何永賢:以科技應對龐大建屋量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在內地建造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的實力與助力下,特區政府會以科技應對龐大建屋量,為市民建設安樂窩,並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築機械人、智慧項目管理等新賽道上,讓香港市民進一步認識國家和香港有關方面的迅速發展,及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特質,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的新質生產力,說好這個有科技賦能的房屋故事。
香港房屋政策的推展與落實離不開國家支持,亦會與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互動協作,以提速、提量、提效、提質,為市民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更多人看到在國家支持下,為市民改善居住環境、創造希望的暖心房屋故事。
楊何蓓茵:擁抱科技 銳意創新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空間愈廣闊,香港特區政府的公務員必須準確了解國家的政策和發展方向,時刻緊記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亦要維護憲制秩序和國家安全。同時,公務員要擁抱科技、銳意創新,以助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還要「跳出框框」,創新求進,敢於以新思維、新做法,積極應對挑戰和抓住機遇。
為了讓公務員能夠更有力地推進「一國兩制」前進,特區政府會致力提升公務員治理能力,提升培訓的質和量,及持續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
蔡若蓮:做好「留學香港」品牌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會繼續致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擔當國家與全球聯繫的橋樑,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香港正在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做好「留學香港」品牌,向世界推廣香港專上教育,吸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助力國家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同時,教育局會着力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教育局會繼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促進區內進行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活動,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中小學大力推動數字教育,加強人工智能及STEAM教育,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
孫東:支持創科企做優做強做大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河套合作區作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及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亦要打造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域。特區政府已將人工智能列為關鍵產業,全力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落地應用以及賦能各行各業改造提升,響應國家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激發更多創新活力及發展動能;要大力鼓勵工商界對創科產業的投資,強化「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導向創科產業,支持更多創科企業做優、做強、做大。
麥美娟:凝心聚力拚經濟謀發展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民青局會透過不同計劃和活動培育香港青年努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擔當起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實現香港更好發展譜寫青春華章;承擔起「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繼續團結社會各界力量,同時致力向社會,尤其是香港青年,傳達兩會精神,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凝心聚力拚經濟謀發展,大力鞏固提升香港獨特的優勢,不負中央厚望。
孫玉菡: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我們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無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都取得令人鼓舞的佳績。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亦提出會於短期內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主動邀請頂尖及領軍人才來港發展。政府亦會優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一般就業政策」,容許具專業技術資格及經驗的年輕非學位專才來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術工種。
陳美寶:推動前海和北都區建設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局方年內會展開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勘察和設計研究,以及公布北部都會區物流用地發展模式研究結果;積極推動前海和北部都會區建設,細化推動重點任務;於明年為合資格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立法;今年年中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擴展培訓課程至C919飛機相關範疇;於年內宣布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用量目標。
運輸及物流局會與社會各界攜手,全力推動有關跨境低空經濟、加強跨境多式聯運、港車北上、粵車南下等發展,讓內聯外通兩頭到位,抓緊機遇、擔當作為,積極求變、破局創新,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讓香港在運輸及物流上的金漆招牌繼續發光。
羅淑佩:善用啟德體育園辦國際盛事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特區政府將通過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動,提升香港的文化影響力,增強市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善用啟德體育園這個全新世界級地標,舉辦更多大型國際體育盛事;多用及用好中央多項惠港政策,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樞紐及「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的地位,為市民創造更豐富多彩的生活,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進一步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