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讓民企「一沾雨露就發芽 一沐陽光就成長」

●全國人大代表、營口市委書記姚華明在遼寧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上回答記者提問。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全國人大代表、營口市委書記姚華明在遼寧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上回答記者提問。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 兩會報道)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遼寧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在兩會前夕,民營經濟和民企發展的話題就持續受到熱議,這也成為中外記者期待在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中尋找的新亮點。

  「在營口,每8個人就有一個老闆,起碼是小老闆。」全國人大代表、營口市委書記姚華明用一組生動的數據展開講述了民企在遼寧爭先發展的新面貌,打破了外界對遼寧乃至東北民營經濟不夠活躍的「刻板印象」:目前,民營經濟貢獻了營口約60%的固投、81%的GDP、82%的稅收和90%以上的就業崗位。

  企業不憋難處 政府不擺譜

  作為東北地區最早開埠的口岸城市,營口是東北地區民營化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城市,也是觀察民企在東北發展壯大的城市窗口。「只有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民營企業才能『一沾雨露就發芽、一沐陽光就成長』。」談及「營口經驗」,姚華明提到,今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釋放了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烈信號。作為靠民營經濟「起家」「發家」「立家」的城市,營口倍感振奮,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

  從率先在全省成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到為「營口民營企業家日」立法,從把「尺度」和「溫度」融合在一起、對輕微違規實行「首次不罰」,到堅持以零容忍態度向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宣戰」,營口市持續走出民營經濟向新向上的發展路徑。姚華明直言,「重中之重是企業有難處別憋着、政府服務不要擺譜。」目前,營口通過組織機構、政策規劃、法律法規、指標體系、服務保障五個方面舉措,已構建起營口民營經濟發展的「四樑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