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到2030年綠色智能計算總產值料破2萬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兩會報道)在湖南代表團團組開放日上,針對科技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的下一步舉措,香港文匯報記者對湖南省省長毛偉明進行提問。毛偉明回應指出,湖南前瞻謀劃構建「4×4」現代化產業體系,着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培育形成了6個萬億級產業、16個千億級產業、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尤其是聚焦13條重點產業鏈,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長點。他透露,湖南綠色智能計算產業到2030年總產值預計將突破2萬億元。
據悉,湖南正統籌謀劃推進「4+4科創工程」。毛偉明指出,第一個「4」,即包括岳麓山實驗室等在內的四大實驗室;第二個「4」,即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台、力能實驗裝置、航空發動機冰風洞裝置四個重大科學裝置。
超算算力居全國第3位
毛偉明提到,今年年初,DeepSeek一經發布就引爆全球,充分印證了「四算」(算力、算法、算據、算網)時代加速到來。「我們錨定綠色智能計算產業這個新賽道,超前布局了電力、算力和科創動力『三大支撐』,全省總算力突破7000PF,智算規模達2000PF、超算算力達223PF,居全國第3位。」
此外,「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系統位列全球小數據圖計算能效榜首位。依託先進算力和算法,推出了「湘江1號」國內首批專用於健康陪護的人形機器人。
毛偉明指出,去年,綠色智能計算產業規模已經達到8,520億元、增長19.2%,今年有望成為全省第7個萬億產業,到2030年總產值預計將突破2萬億元。
毛偉明透露,下一步,湖南將依託「4+4科創工程」,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堅持大校、大院、大產業「三大」協同,強化高端、前端、尖端「三端」攻關,聚焦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化」方向,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價值鏈「五鏈」融合,加快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4×4」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將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變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