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司法合力亮劍 護航民企輕裝上陣
昨日公布的兩高工作報告,在2024年工作回顧及今年工作安排中,都將治理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作為重要一項。司法機關合力亮劍,整治「遠洋捕撈」問題的堅決態度與行動,贏得了代表委員們的肯定。
過去兩年間,涉企違規異地執法與趨利性執法問題呈現多發態勢,嚴重破壞了法治化營商環境。自2023年以來,近萬家企業遭遇異地執法,其中90%以上為民營企業。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提供的上述統計數據可謂觸目驚心。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門出於經濟壓力,將執法行為異化為獲取收入的手段,嚴重損害了法治的公正性和權威性。」身為民營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對此直言不諱,「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現象頻發,甚至對外地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進行無理刁難」。
正因為上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2月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李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
全國人大代表、浩天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議主席朱征夫認為,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趨利性執法有法律監督職責。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最高檢工作報告在附件中專門提及督辦涉趨利性執法司法重點案件等31件。2024年專門針對違規異地執法、違法適用強制措施以及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突出問題,確定31件重點案件,截至2025年2月,已辦結21件。由此足見檢察機關對治理「遠洋捕撈」等問題的重視。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建議,要加強對執法行為的監督,特別是對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大量異地執法、大額頂格處罰等情況進行審查核實,確保執法行為合法合規。應加強和規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使得對日常行政執法的監督、對違規異地執法的糾治有法可依。同時,加快建立統一的執法監督網絡平台,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情況通報等制度,對趨利性異地行政執法予以嚴厲查處。
此外,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趨利性執法問題,不少代表委員建議, 落實執法部門「收支兩條線」制度,確保執法過程中的財物統一進入上級政府掌控的國庫,從而切斷「執法-獲利」的利益鏈條。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在制度設計上完善各方持份者的合法激勵機制,對政府權力進行法律約束,從源頭治理涉企執法亂象,才能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讓更多企業輕裝上陣,提振經濟內生動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