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依國內法國際法 中方堅決回擊

●加方不顧中方多次反對和勸阻,未經調查,對自華進口的相關電動車輛、鋼鐵和鋁等產品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圖為早前江蘇連雲港港汽車出口碼頭,滾裝輪準備裝載出口汽車。 資料圖片
●加方不顧中方多次反對和勸阻,未經調查,對自華進口的相關電動車輛、鋼鐵和鋁等產品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圖為早前江蘇連雲港港汽車出口碼頭,滾裝輪準備裝載出口汽車。 資料圖片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中國採取的反制措施是基於加拿大率先實施的歧視性貿易行為,並且遵循了國內法與國際法的雙重規範。

  白明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等法律法規,任何國家或地區在貿易方面對中國採取歧視性禁止、限制或其他類似措施,中國有權採取相應反制措施。

  「具體而言,加拿大在電動汽車、鋼鐵、鋁製品等領域的貿易中,單方面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卻未對其他國家同類產品採取同等限制措施。」白明說,這不僅違反上述中國法規,還明顯違反了WTO的最惠國待遇條款。WTO《1994年關貿總協定》(GATT 1994)明確規定,各成員方應立即無條件地將給予任何國家的關稅優惠待遇擴展到所有WTO成員,即最惠國待遇原則。正是基於加拿大這種明顯的歧視性做法,中方對其發起了首例反歧視調查。這是中國第一起,也是全球首例反歧視調查。

  警告勿為討好美國 對華加徵關稅

  「玉淵潭天」表示,中國的反歧視規定適用於對華歧視的所有國家和地區,如果有哪些國家試圖和美國進行所謂的利益交換,妄圖通過對華加徵關稅的方式來討好美國,來換取美國免除對自己國家的加徵關稅,那中方同樣也會動用這一反歧視工具進行堅決回擊。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